乱后无鸡犬,昏到足蚋蚊。
《田舍·其二》全文
- 注释
- 乱后:战乱之后。
无:没有。
鸡犬:家禽家畜。
昏到:天色昏暗。
足蚋蚊:多得像蚊子和蚋虫。
翁:老人。
如:像。
老鹤:比喻长寿或清高的人。
蹙頞:皱眉,表示忧虑。
说:讲述。
官军:指政府军队。
理谷:整理谷物。
为:作为。
春种:春季播种。
鞭禾:用鞭子驱赶稻禾。
夜分:深夜。
与儿:对他的儿子。
再三话:反复叮嘱。
衣食:生活所需。
辛勤:勤劳辛苦。
- 翻译
- 战乱之后连鸡犬声都听不到,天色昏暗只有蚊蚋飞舞。
有个老翁像只老鹤,皱着眉头诉说着官军的事务。
他整理谷物作为春天的播种,直到深夜还在鞭打稻禾。
他反复叮嘱儿子,衣食的来源全在于辛勤劳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后农村萧瑟的景象,通过对农事和家务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首句“乱后无鸡犬”,直白地表达了战乱中家畜牲畜的丧失,无形中也反映出家园破碎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的“昏到足蚋蚊”则是对夜晚蚊虫叮咬之苦的描写,透露出战争后环境的混乱和生活的艰辛。"有翁如老鹤,蹙頞说官军"一句中,“翁”字指的是白发老人,而“老鹤”则象征着孤独与衰老,这里通过老人的形象传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战乱的无奈。
诗中的“理谷为春种,鞭禾到夜分”细腻地描绘出农人在战后的艰难劳作,即使是在夜晚也不得不继续耕作以维持生计。这些字句不仅展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也反映了人们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最后,“与儿再三话,衣食在辛勤”则是诗人与其子女交谈家中琐事,表达了对家庭温暖和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强调了在战乱中的物质困难,衣食问题成为生存的首要。
整体而言,这首田园诗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农村带来的破坏,以及人们在逆境中坚持生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艰辛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夕寄安道
去年此夕我拘官,君挟鱼轩到此安。
自尔分驰数千里,岂图今日一交欢。
风萍离合光阴速,月桂交游契分完。
不倒玉壶终未已,待将河汉夜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