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三年:历时三年。
独立:独自。
已:已经。
成:成为。
僧:僧人。
欲:想要。
与:和。
何人:谁。
说:讲述。
葛藤:比喻复杂难解的问题或纠纷。
夜夜:每天夜晚。
隔墙:隔着墙壁。
囚:囚犯。
叫佛:喊念佛的名字。
三生:三世轮回。
因果:因果报应。
伴:陪伴。
孤灯:孤独的灯火。
- 翻译
- 三年来独自修行已成为僧人,想和谁去诉说这些复杂的佛法道理。
每晚都能听到隔壁囚犯喊念佛名,生死轮回的道理只有孤灯相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夜起二绝(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三年独立已成僧”一句,表明诗人已经远离尘世,潜心佛法多年,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独立。在这句话中,“三年”可能是时间长度的象征,而“独立”则意味着心灵的清净和坚定。通过这样的修行,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僧人。
“欲与何人说葛藤”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恩怨情仇的超脱态度。他不愿再与俗世之人讨论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事纠葛,反映出一种对尘世的淡然。
“夜夜隔墙囚叫佛”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深时分,对着墙壁低声祈求佛祖的景象。这不仅是对精神寄托,更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安慰。在这寂静而又孤独的夜晚,他通过呼唤佛号来寻找心灵的平静。
“三生因果伴孤灯”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宿命和因果的理解与接受。他明白一切都是宿世因缘所致,故能在寂寞中保持一份超脱。这“孤灯”不仅是物质上的照明,更象征着心灵中的光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为和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禅意,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犯.夏夕闻隔楼弦弄有感
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
见斜月穿窗,閒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
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回思少年爱追凉,槐阴携艳质,香肩曾并。
消薄醉,记亲煮、凤团双饼。歌懒奏、笑垂素颈。
今隔着、银河千万顷。
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
沁园春.赠解天申先生
仆奉疏狂,得与公交,最辱公怜。
记昔年游处,东亭旅舍,连朝过访,北郭閒轩。
欢顿忘愁,贫难醉客,翻令先生费酒钱。
青尊畔,早新词频索。谱向当筵。六旬甲子重编。
问记否、艰难下世年。
正惊魂烽火,波腾海沸,伤心人代,谷变陵迁。
生值时危,老逢岁歉,雪鬓霜髭岂再玄。
堪长叹,更河清难俟,此意愀然。
贺新郎.秋夜歌
壮志风尘挫。叹年来、室庐漂荡,几经迁播。
饥苦驱人他县去,常是趁人轻舸。
风雨急、青毡夜裹。
有日万家生聚复,赛丛祠、社酒千杯贺。
莫便向,沟渠堕。还家依旧牛衣卧。
笑此身、巍然七尺,生无一可。
说甚封侯当及壮,五十蹉跎将过。
恨欲把、唾壶椎破。
吟罢新词声激楚,听荒陵、鬼语吹阴火。
问此是,何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