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上同人煮茗作》
《溪上同人煮茗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煮茶石溪水,忽生松风音

空香领春早,澹白入瓯深。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

茗柯实理,君向静中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音(fēng yīn)的意思:指风声、声音传播的远距离。

茗柯(míng kē)的意思:茶叶的枝叶。比喻事物的细微部分或次要方面。

实理(shí lǐ)的意思:实际的道理或真理。

石溪(shí xī)的意思:指水流经石头之间的小溪流。形容水流清澈明亮。

竖子(shù zì)的意思:指儿子,特指儿子出身的人。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溪边与朋友一同煮茶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煮茶石溪水”直接点明了活动的地点和方式,溪水作为煮茶之源,赋予了茶水以自然的清新之气。接着,“忽生松风音”一句,通过听觉的描述,将煮茶时的环境氛围渲染得更为生动,仿佛能听到松林间的微风拂过的声音,增加了诗的意境。

“空香领春早,澹白入瓯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茶香与茶色的美妙。空香指的是茶香的纯净与清新,它引领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早春的生机与活力。而“澹白入瓯深”则通过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茶汤的颜色,淡雅而深邃,与前文的“空香”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人对于茶的理解,表达了对茶道精神的追求。竖子,指普通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茶的真正韵味;而至人,则是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他们能够与茶的精神共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体现了茶文化中的品茶之道,也蕴含了人生哲理,即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茗柯有实理,君向静中寻”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茗柯,即茶树,这里象征着茶道的精髓。诗人认为,茶道的真理隐藏在静谧之中,需要人们用心去寻找和体会。这句话既是对茶道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六

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

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0)

长安

频惊客梦又长安,霜落瑶天病骨寒。

肃肃风棱虚辇下,行行狐鼠问朝端。

止惭京兆无簪笔,不信南阳有豸冠。

赢得湘累头似雪,青衫憔悴到河干。

(0)

偶吟·其三

流水何曾与物争,只缘造物忌高名。

閒观世态心如水,几为浮名误此生。

(0)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其四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

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0)

偶兴·其二

聚众谭来即有,退后閒居说无。

动分有无二见,斯人永堕迷涂。

(0)

雪中偶吟四首·其二

巀嶪白云司,乃在玄武滨。

湖中有佳果,四时常鲜新。

昔年产明珠,灼烁光四邻。

今乃伏泥滓,一望常悲辛。

堤上松愈好,日暮隐龙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