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疾雷(jí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速度极快的雷声。

降魔(xiáng mó)的意思:指消除邪恶势力、除去魔障。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扫清(sǎo qīng)的意思:彻底清除或消除障碍、困难或敌人。

翻译
疾雷瞬间打破房屋,大雨如河流倒灌
清风一扫而过,人们并未察觉它的强大
注释
疾雷:快速猛烈的雷声。
破屋:打碎房屋。
雨翻河:形容雨势极大,像河水倒流。
清风:微风或清新的风。
未觉多:没有感觉到它的强烈。
应似:应该如同。
画师:画家。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高堂巨壁:高大的厅堂或墙壁。
写降魔:描绘降服恶魔的画面。
鉴赏

这段诗歌选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此处仅鉴赏该四句。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这几句话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天气迅速转晴的景象。首先,"疾雷破屋雨翻河"形象地展示了雷雨来临时的狂猛与惊人之势,仿佛能够将房屋击碎,将河水都掀翻。这场面通过强烈的情感和夸张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震慑力量。

紧接着,“一扫清风未觉多”则转换了情境,暴雨过后,一阵清新的风吹拂而来,天空迅速晴朗。这里"一扫"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风的突然和强劲,也描绘出天气变化之快。

最后两句,“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这里借用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字,将上述景象比喻为画中场景。"应似"表明这番景色宛如吴道子的绘画,既赞美了诗人眼前所见的壮观,也衬托出诗人的艺术造诣。"高堂巨壁写降魔"则进一步描绘出这种画作的宏大和神秘,仿佛能将天上的神灵或恶魔都捕捉在画布之上。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运用了极为生动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力量与艺术创造的壮丽结合起来,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早起偶成

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

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

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

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

(0)

同周楚望饮华园

杖藜携手踏青苔,潇洒池亭为客开。

柳色渐经秋雨暗,荷香时与好风来。

斜阳似欲妆诗句,新月邀将入酒杯。

身世已甘长寂寞,忘形赖有子徘徊。

(0)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其十

清明山色到前檐,汩汩溪流聚小潭。

一榻竹窗晴昼睡,依依春梦入江南。

(0)

渡江

白发人惊老阿童,横江聊借半帆风。

却嗟缚得穷孙皓,未似高歌醉闭篷。

(0)

梅花·其二

林外啼禽自往还,风前诗客倚阑干。

小园门锁黄昏月,耿耿幽姿伴岁寒。

(0)

悼亡九首·其三

千行垂泪对风烟,万事伤心儿女前。

晓镜不须催白发,潘郎秋鬓久萧然。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