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温 飞 卿 笺 纸 唐 /段 成 式 三 十 六 鳞 充 使 时 ,数 番 犹 得 裹 相 思 。待 将 袍 袄 重 抄 了 ,尽 写 襄 阳 播 掿 词 。
- 翻译
- 当时身披三十六鳞的官服,多次穿着它还寄托着相思之情。
等到重新整理好袍袄,我将全部写下襄阳的民间歌谣。
- 注释
- 鳞:这里指官服上的纹饰或鳞片状图案,象征地位或权力。
使时:指担任使者或官员的时候。
裹相思:借衣物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袍袄:古代的一种长袍和短袄,泛指衣物。
抄了:整理、抄写。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历史上文化繁荣,有丰富的民间故事。
播掿词:流传的民间歌谣或故事,掿(nuò)在这里指口述或传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作品,名为《寄温飞卿笺纸》。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 这两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明,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如书笺,也能承载着深深的情感。三十六鳞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制作工艺的纸张,而“充使时”则是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用这些纸张来书写。诗人通过反复使用这样的纸张,试图捕捉和留住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袍袄在这里象征着书信,而“重抄”意味着反复地书写和修改,以追求完美的表达。最后一句“尽写襄阳播掿词”,则是指诗人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这些诗句之中,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友情深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以及他们通过文学手段传递情感的独特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王成可惠鼎炉
王郎笔若追风骠,历块过都愈奇峭。
胸中好古类古人,铸鼎为炉亦臻妙。
禹金九牧知神奸,周定郏鄏垂不刊。
据耳向来为上客,折足遥怜空汗颜。
颜率游谈聊贳患,纳郜臧孙贻直谏。
沦亡泗水盖厚诬,得自汾阴乱真赝。
孰如此鼎形瑰奇,皤腹云雷差次之。
上有苍虬肉倔强,隐映么么微螽斯。
明窗净几香氤氲,蔼如黄云覆晏温。
拜嘉讵意获此宝,子孙父已传仍昆。
赋张邈所画山水图
异时颇爱宋元君,踏门画史如云屯。
舐笔和墨太早计,解衣槃薄全天真。
梦泽张侯饱閒暇,直疑胸中有成画。
酒酣耳热呼不醒,澹墨淋漓疾挥洒。
谁为右辖赋招魂,远过酸寒郑广文。
怪底高堂见丘壑,欲攀松萝寻石门。
咫尺终南与王屋,翩翩不下如黄鹄。
水南水北索价高,放浪犹歌紫芝曲。
张侯爱画入骨髓,脑脂遮眼良有以。
笔端刻意写遗民,要似留侯赤松子。
如闻可汲用王明,会须添作贡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