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须去。
盆水贮渗泥,双眼出烟雾。
岂无一掬波,浣此秋空污。
拗折(ǎo shé)的意思:指事物扭曲、变形或弯折,也形容情况复杂或难以解决。
变迁(biàn q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和转移,特指人事或国家社会的变动。
不寤(bù wù)的意思:不醒悟或不觉察。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冈陵(gāng l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冈和陵墓,形容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酣沉(hān chén)的意思:形容饮酒过度或陶醉的状态。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诘旦(jié dàn)的意思:质问、追问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九阍(jiǔ hūn)的意思:形容困难重重,艰险险阻。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陵忽(líng hū)的意思:指忽视、轻视、不重视。
芒履(máng lǚ)的意思:形容行走时严谨谨慎,像踩在芒刺上一样小心翼翼。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投箠(tóu chuī)的意思:指投掷箭矢,比喻用言辞尖锐、犀利的话语直指对方的弱点或痛处。
行山(xíng shān)的意思:指徒步旅行、徒步远行。
颜面(yán miàn)的意思:颜面指的是面子、体面,也可以表示尊严、荣誉。
烟雾(yān wù)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迷惑或虚幻现象。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邮亭(yóu tíng)的意思:邮亭是指古代供人寄送信件的小亭子,现在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场所。
至心(zhì xīn)的意思:指心意至诚、极为真诚的意思。
髭须(zī xū)的意思:指胡须、胡子。形容男子的胡须茂密。
作风(zuò f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太行山(tài háng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太行山脉,也可以用来比喻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恶的环境。
这首《邢州道上大风》描绘了一幅在邢州道上遭遇强烈大风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震撼。
首句“南风捲地昏”,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大风的来临,风力之强足以将地面卷起一片昏暗,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拗折道傍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威力,连路边的树木都无法幸免于难,被拗折,进一步强化了风势的猛烈。
“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须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风的触感比作是能留下痕迹,甚至想要拔掉人的胡须,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力度和侵袭性。
“此地足黄沙,易作风神怒”则点明了地点特征——黄沙之地,这样的环境更容易引发大风的暴怒,暗示了风势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
“冈陵忽变迁,老马不知路”通过老马迷失方向的细节,侧面反映了大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它给旅人带来的困扰和危险。
“日暮憩邮亭,颜面都非故”描述了傍晚时分,旅人在邮亭休息的情景,此时的面容已经因风沙的侵袭而变得模糊不清,形象地表现了风的持久性和破坏力。
“盆水贮渗泥,双眼出烟雾”进一步描绘了风沙的恶劣环境,盆中的水被渗入泥沙,双眼仿佛被烟雾笼罩,难以睁开,再次强调了风沙的严重程度。
“诘旦过沙河,未至心见怖”写出了次日清晨,旅人经过沙河时内心的恐惧,即使还未到达目的地,心中已充满了不安。
“何事太行山,酣沉了不寤”表达了对太行山为何如此沉睡,不觉醒的疑问,似乎在暗示山川大地也难以抵挡这股狂风的侵袭。
“岂无一掬波,浣此秋空污”提出疑问,是否有一捧清泉可以洗净这片天空的污浊,隐含了对自然恢复平静的渴望。
“梦中排九阍,芒履沾云絮”描述了在梦中排开重重门户,穿着芒鞋沾满云絮的场景,既是对梦境的描绘,也是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投箠击眠龙,惊起如飞骛”以投棍击打沉睡的巨龙,使其惊醒如同飞鸟般迅速离去,象征着打破束缚、追求自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风的威力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