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避仇去,竟作倦游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梅蕊(méi ruǐ)的意思:指梅花的花蕊,比喻事物的精华、精髓。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染素(rǎn sù)的意思:染指于美好的事物,表示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
素衣(sù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比喻人的品行朴素、不张扬。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小定(xiǎo dìng)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缁尘(zī ché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纯粹,不受外界诱惑或玷污。
- 注释
- 曾:曾经。
避仇:躲避仇敌。
去:离开。
竟:竟然。
作:成为。
倦游:疲惫的旅行。
归:回归。
梅蕊:梅花的花蕊。
青眼:欣赏,喜爱。
缁尘:黑色的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
素衣:白色的衣物。
湖山:湖光山色。
新有得:新的感悟或收获。
岁月:时光。
旧成非:一切都已改变。
小定:短暂的休息或聚会。
能来否:能否前来。
柴关:用柴木做成的简陋门。
夜启扉:在夜晚打开门扉。
- 翻译
- 曾经为了躲避仇敌离开,如今却疲惫地回归故乡。
梅花的清香曾让我眼前一亮,但尘世的纷扰已让白衫染上污渍。
在湖光山色中我有了新的感悟,时光荏苒,一切已非昔日。
你能否前来小坐,我在夜晚打开柴门等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感慨。首联“曾因避仇去,竟作倦游归”描绘了诗人曾经为了躲避仇怨而远行,如今疲惫归来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回归之情。
颔联“梅蕊经青眼,缁尘染素衣”运用了比喻,将友人的归来比作梅花得到欣赏(青眼),暗示了友人备受期待和珍视;而自己则因长期在外,衣衫已染上尘埃(缁尘),形象地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叹。
颈联“湖山新有得,岁月旧成非”进一步抒发感慨,湖光山色虽然依旧,但人事已非,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触油然而生。
尾联“小定能来否,柴关夜启扉”以询问友人是否能前来相聚的方式,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寂寥,期待着夜晚有人敲门,带来友人的消息。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与眼前景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怀山中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
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赢得一头霜雪。
闲却五湖风月。鸥鸟负前盟。
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想箕山,怀颍水,挹馀清。
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笑抚山中泉石。
细说人间荆棘。有道苦难行。
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送李殿院知防州
屈草联芳映法冠,亭亭风度耸朝端。
一麾出守秦城近,千里班春汉诏宽。
引道画旗迎马重,褰帷霜简照人寒。
都门回首多离绪,宝瑟凄风别酒阑。
送张学士赴阙
东观尝联袂,南州各退飞。
同倾就日恋,先喜赐环归。
旧业怀铅笔,晨装振綵衣。
离弦有馀思,凄切寄南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