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陈梦锡十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一直以来,我用古学迎合世俗,对此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金文注解可能不够清晰。
伍子胥和宰嚭都成了污浊历史的一部分,吴地的歌谣和越地的悲歌,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冤屈呢?
- 注释
- 向来:一直以来。
俗:世俗。
古学:古代学问。
未悔:不后悔。
金注:用金文注解。
昏:不够清晰。
伍胥: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吴国的大夫,因进谏被赐剑自尽。
宰嚭:伯嚭,春秋时期吴国大臣,曾助吴王夫差伐越,后投降越国。
腐滓:污浊不堪的人或事。
吴歈:吴地的歌谣。
越吟:越地的诗歌,多表达哀怨之情。
诵冤:理解并传诵他们的冤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次韵答陈梦锡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坚持自我,不迎合世俗,对传统学问有所保留的态度。他提到自己虽然使用古学来应对常规,但并不后悔自己对某些经典如《金注》(可能指注释或解释)持有质疑的态度。诗人以伍子胥和宰嚭两位历史人物为例,他们分别是吴国和越国的名臣,但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沼,暗示了对权谋之士的批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吴歈(吴地歌谣)和越吟(越地诗歌)中可能蕴含的冤屈未能被人们真正理解和传颂的感慨。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独立思考和对历史沉思的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阳李兄与余家交三世矣故于初颇相爱念子阳才疏意广不屑细务且知时命未偶因放浪于诗酒泉石之间尝自赵抵淇由洛阳登华山至长安而还得诗文二十馀篇皆名公投赠之什也至元十一年初以事来镇阳得遂披读敬书五十六字以发挥吾子阳襟期之梗槩云
不是孤高不爱官,只缘行路古来难。
一杯径醉从人笑,万事无吾着眼看。
安得暂离尘梦里,放教高卧冷云端。
此心此话谁能会,邂逅青灯几夜阑。
扈从冬狩
天皇冬狩如行兵,白旄一麾长围成。
长围不知几千里,蛰龙震慄山神惊。
长围布置如圆阵,万里云屯贯鱼进。
千群野马杂山羊,赤熊白鹿奔青獐。
壮士弯弓殒奇兽,更驱虎豹逐贪狼。
独有中书倦游客,放下毡帘诵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