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惩羹(chéng gēng)的意思:指用惩罚的方式来警戒他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
成衰(chéng shuāi)的意思:指事物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
吹齑(chuī jī)的意思: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夸大其词,夸张不实。
德意(dé yì)的意思:指德行高尚、意义深远。
粪土(fèn tǔ)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思想不受低劣环境的影响,保持纯洁无瑕。
高见(gāo jiàn)的意思:指见解高明、独到的意见或建议。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何取(hé qǔ)的意思:表示在众多选择中,不知道该选取哪一个。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俗儒(sú rú)的意思: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王业(wáng yè)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卓然(zhuó rán)的意思:出众,超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宣帝》,主要通过对宣皇(汉宣帝刘询)的评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历史感慨。首句“宣皇开口嫌俗儒”暗示宣帝对普通儒生的轻视,认为他们言行俗气。接下来,“要知不是憎诗书”表明并非单纯厌恶文学,而是批评他们的空谈无实际才能。
“多文少实果何取”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满,指出仅仅有学问而缺乏实际行动的人并无价值。“国家弃尔如粪土”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类人的鄙夷,认为他们是国家的累赘。然而,“卓然高见亦大奇”又对宣帝的独到见解表示赞赏,认为他的洞察力非同寻常。
“惩羹不谓真吹齑”暗指宣帝对前人教训的吸取,但并非盲目模仿,而是有所选择和批判。最后两句“汉家德意自此尽,王业岂是元成衰”则揭示了诗人的历史观,认为宣帝的行为标志着汉朝道德风气的转变,而非王朝衰落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宣帝为切入点,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社会中空谈误国的现象,同时也赞扬了宣帝的明智决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苏武帛书事
几閒披汉史,子卿节义垂。
皓首羁王庭,匪石心不移。
汉使天南来,常惠诡致辞。
天子射上林,得雁太液池。
言武在某泽,以此武得归。
耳食者无识,端谓诚感之。
智者尚谲诈,更谓胡可欺。
胡人纵淳朴,岂其无觉知。
此事有端委,正言辨群疑。
春时雁北乡,止於西北陲。
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退翎换新羽,抱卵育雏儿。
当其换羽际,展翅不能飞。
徒手可捕得,无待矰缴施。
单于称武死,用绝汉主思。
适闻得帛书,翻信武所为。
生还虽赖天,物理固有宜。
郝经用此道,公案曾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