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
《重别成父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棘:荆棘,多刺的灌木,象征困难或阻碍。
芜:荒芜,形容杂草丛生,无人打理。
增封树:增加陵墓周围的树木,表示对逝者的敬意。
牧刍:放牧的草料,这里指可能破坏陵地的牲畜活动。
虎落:比喻保护幼兽的巢穴,此处指陵墓的防护设施。
龙雏:古代常以龙比喻皇帝,此处指陵墓中的死者。
剪伐无:保持原貌,不进行砍伐,尊重陵地的宁静。
- 翻译
- 中原的回归之路还满是荆棘,三个墓地早已荒草丛生。
还未商议为他们增加陵墓周围的树木,首先应禁止放牧以保护陵地。
应该立即设立防护设施,如同为幼龙营造居所一样保护他们。
无需通报平安,只希望这里能保持原貌,不被砍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重别成父二首(其二)》中的一联。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中原的深深忧虑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描绘了中原地区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暗示了战乱或环境破坏后的凋敝。诗人关注的重点在于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出"未议增封树,先宜禁牧刍",主张在还未进行大规模修复之前,应首先禁止放牧以减少对植被的进一步破坏。
"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运用象征手法,"虎落"可能指建立保护区,"龙雏"则代表幼小的生命或生态,表达出诗人希望设立保护措施来守护这些脆弱的生命。最后两句"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表达了诗人不求个人安宁,只愿看到这片土地不再因砍伐而遭受破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环保诗,体现了诗人对故土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生态保护的远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元寿见赠
画檐横著小阑干,看尽西来最好山。
带雨楚江依约处,隔烟淮树有无间。
已烦造物分幽趣,合就馀年了燕闲。
借使眼前无此妙,可能不似鸟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