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暮岭魂难醒,浪打高岩石易磨。
且系孤舟依峡宿,静看寒月照悬萝。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倾动(qīng dòng)的意思:指动摇、感动、震动。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世机(shì jī)的意思:指人世间的机会、机智和计谋。
天方(tiān fāng)的意思:天方意为天上的方位,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极高的境界。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首句“世机倾动似轻梭”,以轻梭比喻世间万物的快速变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转的迅疾。接着,“何处堪容赞与诃”则表达了对世间现象复杂多变的感慨,无论赞美还是批评,都难以完全涵盖。
“掘地若能寻上古,补天方信有神娲”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表达了对古老智慧和自然力量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改造能力。
“猿啼暮岭魂难醒,浪打高岩石易磨”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中猿猴哀鸣、海浪拍击岩石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最后,“且系孤舟依峡宿,静看寒月照悬萝”则以孤舟夜泊、寒月映照悬萝的场景结束全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寓意着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