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六桥(liù qiáo)的意思:指人的六种亲戚关系,即父、母、兄、弟、夫、妻。
三竺(sān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维敏捷、才智出众。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太一(tà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权力、地位或才能非常高,无人可比。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 注释
- 繁华:过去的辉煌。
已:已经。
如:像。
梦:梦境。
登览:登高眺望。
忽:突然。
成:变为。
尘:尘土。
风物:风景。
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西子:代指美女(西施)。
笙歌:笙乐和歌声。
醉:使...沉醉。
北人:北方的人。
断猿:断续的猿鸣。
三竺:指三竺山,古代名胜之地。
晓:清晨。
残柳:凋零的柳树。
六桥:指西湖的六座桥。
春:春天。
太一:古代对天神的尊称。
今:现在。
谁:谁人。
问:询问。
斜阳:夕阳。
自:独自。
水滨:水边。
- 翻译
- 过去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境,如今登高远望,一切皆成过眼云烟。
眼前的景色让人心动,如同西施般美丽,音乐和歌声让北方的人沉醉。
清晨在三竺山中听到断断续续的猿啼,六桥边残留的柳树似乎还残留着春天的气息。
如今还有谁会询问太一神的踪迹?只有夕阳独自照在水边,显得孤独而寂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西湖》,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感慨和对当下的沉思。首句"繁华已如梦",以比喻手法,暗示西湖往昔的热闹与辉煌如同一场梦幻,已经消逝无踪。"登览忽成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曾经的繁华转瞬即逝,只剩下眼前的景象。
接下来的"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般美丽的风景,而笙歌欢宴则让北方的游客沉醉其中。然而,"断猿三竺晓"一句,通过清晨山寺中凄凉的猿啼,增添了寂寥之感,暗示西湖的宁静背后隐藏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残柳六桥春"描绘了春天西湖边残存的柳树,虽是春天,却透出一种衰败的美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今日无人问津,只剩斜阳照水的落寞与孤独,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西湖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再次韵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摸鱼儿.九日会周南翁于溪上
问篱边、黄花开否,瓮头新酒篘未。
故人有约酬佳节,一幅锦云先坠。凝莫睇。
正溪上、西风飒飒吹凉袂。行人笑指。
□大似渊明,吟诗吻燥,忍待白衣至。
曾报与,松下巢居居士。应来别墅同醉。
三人对月歌还舞,千载重阳奇事。何况是。
青云士、京华冉冉催征骑。吾侪耄矣。
愿强健年年,茱萸在手,分寄五千里。
水龙吟
此时辛酉初冬,下元望夜逢甘雨。
麦苗滋长,深根固蒂,多欢少虑。
念道无灾祸,圣贤佑众,生无苦遇。
天元将末,群仙庆会,功全行,朝元去。
别有天宫宝所,了真修、得升云路。
六铢衣挂,清平福救,九玄七祖。
归去无生老,自然性,明今达古。
各全家奉道,始终莫变,管如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