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童大将军》
《答童大将军》全文
明 / 黎崇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盖过丘园

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玉门

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

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超(bān chāo)的意思:指骄傲自满、自命不凡。

报主(bào zhǔ)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感激对方的恩德。

长笑(cháng xiào)的意思:长时间大笑,形容非常开心或非常滑稽。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儿事(ér shì)的意思:小事、琐事

芳讯(fāng xùn)的意思:指好消息或美好的消息。

盖过(gài guò)的意思:超过、胜过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请缨(qǐng yīng)的意思:主动请求承担任务或责任。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吾辈(wú bèi)的意思:指同辈中的自己,表示自谦。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重劳(zhòng láo)的意思:指劳累过度,过分劳作。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诗《答童大将军》由明代诗人黎崇敕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童大将军的敬仰与回应。诗中以“芳讯”开篇,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高雅,表达了诗人对童大将军来访的感激之情。接着,“重劳倾盖过丘园”一句,描绘了童大将军不辞辛劳,跨越山川,来到偏远之地拜访的情景,体现了将军的豪迈与深情。

“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汉名将马援和班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但内心怀有远大的志向和对功业的渴望。马援曾立铜柱以昭示边疆,而班超则以勇猛著称,远赴西域建功立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诗人认为,既然将军能够结下深厚的友谊,那么自己作为普通人,自然也应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尚。

最后,“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表达了诗人愿意效仿古代勇士,拿起武器,为国家效力,报答君主的恩德。这不仅是对童大将军的回应,也是诗人对自己责任与使命的庄严承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体现了明代士人兼备文武之才的特质。

作者介绍

黎崇敕
朝代:明

黎崇敕,字铭之,后改名崇勋,字纶阁。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举人。有经济才,会征钦州瑶,中丞戴耀署崇敕赞画军务,甚器重之。然性亢爽,不乐下人,为忌者所中,几不免。归筑文水居读书以终。有《文水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有传。
猜你喜欢

句·其二

上清宫殿与云齐,六六峰朝万岭低。

(0)

题三山天庆观·其二

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绛阙。

不见有星辰,俯视但日月。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说。

吾已成金丹,留下飞仙诀。

(0)

舒啸

豁然登高台,四天一何眇。

舒怀摩丹田,静境万籁悄。

前村生孤烟,半山吞残照。

倚剑呼黄鹤,遽然发长啸。

(0)

咏雪于清虚堂火阁

长空惨惨昼如夜,严风刮得雪片下。

寒猿傍树不敢声,江梅羞开恐易谢。

万山无限落叶愁,处处凝烟缠草舍。

枯槎冻僵不复活,飞廉截住阳春赦。

馁虎呼雏入岩卧,过鸟如梭钻树罅。

园林萧索无一物,几夜霜威煞无藉。

欲雨不雨数点霰,雪意沉吟天似诈。

满空飞起杨花架,三日两日冻不化。

眼前幻出白玉楼,谁敢登陟空嗟讶。

肌肤生粟鼻流水,前村新醅复增价。

渔翁溪畔笑收网,鱼亦不知钩有麝。

洗铛簇火煎雪茶,垂帘叠足说清话。

呼童凿碎砚中冰,呵手团栾结诗社。

诗成此景尚自尔,安得王维收入画。

(0)

赠徐翔卿之别

桃花落地雨漫漫,子乃担簦过万山。

临别有些无尽意,篇诗送子到崇安。

(0)

赠别徐监观

晓来自点素馨汤,两朵莲花隔宿香。

夜醉至今犹未醒,荔枝取次对离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