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
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
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
昂首(áng shǒu)的意思:指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姿态。形容自信、傲慢或高傲的态度。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潋滟(li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光亮、波光流动的样子。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晚间(wǎn jiān)的意思:晚上的时间段。
望前(wàng qián)的意思:望前意指向前看,表示前途远大,充满希望。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下舂(xià chōng)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工作或学习。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眼瞥(yǎn piē)的意思:瞥一眼,迅速地看一下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此诗描绘了泛舟于月下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云霞渐散,暑气随秋风而退的情景。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即将西沉的太阳,以及那轮已经升起的明月。诗人赞叹秋月之美,其光如水波般荡漾,触手可及的清凉世界让人心旷神怡。
木兰舟轻摇,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岸边的虫鸣与水边的蓼草,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音韵与姿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诗人虽享受这份美景,但心中亦有所警醒,夜晚漫长,需早作准备。最后,诗人凝视着渐渐隐没于西山之中的月亮,心中似乎在思考着更远的旅程,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亦或是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泛舟月下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