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宋宗唐止要成,先须体净次纵横。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书(伯初)所作的《效少陵戏为六绝句元韵》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师杜甫(少陵)的模仿与致敬,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诗歌创作中“体净”与“纵横”的深刻理解。
“祢宋宗唐止要成”,这句话意在强调诗歌创作应以宋、唐时期的优秀作品为楷模,追求最终成就。这里的“祢宋宗唐”指的是推崇宋代和唐代的文学艺术,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而“止要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这一高度的坚定信念。
“先须体净次纵横”,进一步阐述了诗歌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体净”意味着在创作之前,心灵应当纯净无杂,排除一切世俗的干扰,专注于情感与思想的纯粹表达;“次纵横”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有严谨的结构与形式(纵横),又要在内容上自由发挥,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前贤心苦分明在”,这句话是对古代诗人创作艰辛过程的肯定与敬仰,表明前人的努力与付出,他们的内心挣扎与痛苦,都清晰地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创作灵感。
“敢信才难阻后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后辈的鼓励与期待,认为即使才华难以阻挡,但后生们也应勇于追求自己的创作之路,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能够超越前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还蕴含了对于诗歌创作艺术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后辈的激励与期待,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诗十九首·其十三
南山崔以嵬,上与浮云连。
俯视何浩浩,飞鸟翔其间。
延眺须臾中,心目凄以闲。
置身如流波,旦夕空百端。
焉能役心志,随物增忧烦。
畴昔遨大梁,结交多英贤。
千里不相弃,良书托归翰。
宝玦白玉光,系以双金环。
佩之四座惊,旁徨发长叹。
所叹非偶尔,白璧当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