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句对诗·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隔句对的形式,展现出情感的转折与变化。首句“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描绘了一位旅人昨晚在越溪边的艰难旅程,心中充满了悲伤,即将前往上兰之地。这里的“越溪”和“上兰”都带有地域性的暗示,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踏上未知旅途的氛围。
紧接着,“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则展示了旅程的另一面。通过“今朝”与“昨夜”的对比,以及“逾岭易”与“赴上兰难”的对照,诗人巧妙地表现了情感的转变。从昨晚的悲伤到今天的欢笑,从越溪的艰难到越过山岭的轻松,这种情感的跳跃不仅反映了旅途中的实际变化,也寓意着内心世界由哀转喜的过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结构安排,展现了旅行者心境的微妙变化,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桐华烟卷
桐始华桐花,开向荆溪之水涯。
溪声长绕孝侯庙,桐阴尽覆吴生家。
吴生家藏烧墨法,传自李潘久益嘉。
瓦沟爇膏火,蕴灺穗结葩。
日扫桐花之烟三万石,鬼物守护无疵瑕。
千杵万杵白兔臼,麋鹿捣胶无夜昼。
制成龙香古圭璧,玉刚金精石同寿。
奚老然松松化石,潘痴坐井井裂甃。
二子却扫桐花烟,生也与之谁后先?
墨成飞上通明殿,红云一朵捧宫砚。
试之漆黑劳磨研,吴生姓名等潘李,肯让诸蒲先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