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一》
《句·其一》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句  押[真]韵

云气与山为态度月华水作精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水作(shuǐ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犹如水流一样,变幻无常,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态度(tài dù)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待事物或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立场和行动方式。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注释
云气:指山间的云雾缭绕,象征着山的动态和变化。
山:自然景观中的主体,这里指山脉。
态度:形容事物呈现出来的风貌或情态。
月华:明亮的月光。
借水:通过水面反射或映照。
精神:这里指月光的明亮和活力,也可引申为光彩。
翻译
云雾与山峦共显姿态,月光借水面焕发神采。
鉴赏

这两句话出自宋代诗人王铚的《句》其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

“云气与山为态度”一句中,“云气”指的是天上的云彩,它在山间飘逸、变幻,给人以动态之美;“与山为态度”则意味着这云气与山的结合,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庄严姿态。这里的“态度”一词,不仅形容了外在的景象,更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月华借水作精神”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画。月光(月华)如水波般流动,映照在水面上,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摹,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在这里,“借”字表明了月华与水的相互作用,而“作精神”则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观念。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云、山、月、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他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尚。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四月九日新霁景气清淑偕宗英公仲自天都峰侧游汤泉道中偶成

天都夐出诸峰上,曙色岚开逸兴催。

半壁暗泉吹冷雨,悬崖飞瀑吼晴雷。

白云缥缈仙乡远,碧落高寒俗驾回。

自笑生平爱清境,冥搜不厌历崔嵬。

(0)

送萧起宗还凉上

客中送客意不乐,借问何门曳子裾。

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飞初。

壮怀更复频看剑,济世终当用读书。

令弟少留数会面,北来音信未应疏。

(0)

虎丘

吴山名胜处,独说此林丘。

人去剑留迹,僧来石点头。

苏台千古月,萧寺几番秋。

岩壁寒泉响,辘轳声未休。

(0)

八月十三夜漫成寄江南友

草井度凉萤,风帘烛燄清。

长秋为客日,明月捣衣声。

归梦频宵见,愁心彻晓生。

故园有丛菊,早晚掇秋英。

(0)

春日偶成戏简玉山人

爱君谈笑俱清绝,昨日相逢是几回。

春色不将尘事恼,杏花移得上窗来。

(0)

题李遵道春山图

江上兰桡倚绿波,江头听唱《竹枝》歌。

使君多少伤春意,新画青山作髻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