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壁何年种,停经了日看。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即以"有竹便不俗,萧疏三数竿"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独特之美,既点明了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接下来的"云深茶灶湿,雨过佛灯寒"则转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云遮天际、茶炉微湿及佛堂里的油灯在冷清中闪烁,皆是对那份淡泊名利、隐逸自得的生涯的写照。
诗人通过"纪壁何年种,停经了日看"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时间的沉思和对往昔点滴记忆的珍视。至于"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则是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清净环境洗净心灵上的尘埃,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塔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还忆故山中。
一代名流世许谁,独公皎皎著明晖。
少摅妙蕴聊持橐,欲振孤风便拂衣。
愧我仰高乖晤对,羡君请益探玄微。
今朝刮眼看遗墨,更觉平生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