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栖梧》
《凤栖梧》全文
清 / 陆恒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闪晕红花欲绝孤影伶俜隐约虚堂黑。

虬箭声催残漏急。半窗破纸迎风裂。

死剩寒灰一息还是当年心字烧时积。

熔尽啼痕凉似雪,柔肠已化并州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残漏(cán lòu)的意思:指残缺不全、不完整。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红花(hóng huā)的意思:指美丽、鲜艳的花朵,也可比喻出色、杰出的人或事物。

花青(huā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颜色鲜艳美丽。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伶俜(líng p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机智敏捷。

柔肠(r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人性情温和、心地柔软。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啼痕(tí hén)的意思:指哭泣时留下的痕迹或痕迹留在心中,形容悲伤、痛苦的印记。

心字(xīn zì)的意思:形容人心情非常愉快,兴高采烈。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一息(yī xī)的意思:一息指呼吸的间隔,也引申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形容非常危急、紧迫,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极限。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晕红(yūn hóng)的意思:脸色因尴尬、害羞或激动而变红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寂与寒冷的氛围,通过“闪晕红花青欲绝”这一句,便能感受到一种凄美而略带哀愁的意境。红花在青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然而其“闪晕”的状态暗示着一种短暂或不稳定的美,预示着美好背后的脆弱与易逝。

“孤影伶俜,隐约虚堂黑”,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黑暗的主题,孤零零的身影在昏暗的屋内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幽闭、压抑的环境。这种描写不仅局限于物理空间,更深入到情感层面,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虬箭声催残漏急”,通过“虬箭”(可能指长箭)的声音和“残漏”(即将滴完的水漏)的急促,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命的流逝。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感叹,也是对生命中某些瞬间的深刻体验。

“半窗破纸迎风裂”,描绘了一幅破旧窗户在风中摇曳、纸张被撕裂的画面,既展现了物质世界的衰败,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破碎与动荡。这一细节处理得十分巧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死剩寒灰馀一息”,这句话充满了悲剧色彩,暗示着生命的终结和最后的微弱气息。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是当年,心字烧时积”则引出了回忆与往昔的美好,对比当前的凄凉,更显出时间的无情和变化的残酷。

“熔尽啼痕凉似雪,柔肠已化并州铁”,这两句是全词情感的高潮,通过“啼痕”(泪水留下的痕迹)与“并州铁”(一种坚硬的金属)的对比,表达了情感从柔软到坚不可摧的变化过程。泪水最终凝固成冰冷的雪,象征着情感的冷却与消失;而“柔肠已化并州铁”则意味着情感的彻底转变,从脆弱变得坚韧,甚至超越了肉体的存在,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沉情感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情感以及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恒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戏示墨西·其二

下笔休教风雨催,方圆尽把顶烟开。

子安饮墨馀三斗,留与卿儿作赋来。

(0)

果市·其二

橘柚团团拂手长,玉盘堆满一冬香。

苞珍最是炎方盛,不独枝圆作果箱。

(0)

长思·其三

歇马长思金粟城,索郎甜美月中倾。

荒鸡不解留人客,行到黄河天未明。

(0)

掩扉

半掩山扉及昼长,登高不赴小重阳。

三真六草教儿女,写尽秋林叶叶霜。

(0)

舟自康州东下作·其二

羚羊一口雨中开,潮截牂牁水倒回。

四月鱼花犹绝少,祗因西水未曾来。

(0)

送人上顶湖

瀑布东西水大飞,日光晴映玉帘肥。

天湖开向千峰顶,迟尔秋来一浣衣。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