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章 中 丞 夜 按 歌 舞 唐 /许 浑 夜 按 双 娃 禁 曲 新 ,东 西 箫 鼓 接 云 津 。舞 衫 未 换 红 铅 湿 ,歌 扇 初 移 翠 黛 颦 。彩 槛 烛 烟 光 吐 日 ,画 屏 香 雾 暖 如 春 。西 楼 月 在 襄 王 醉 ,十 二 山 高 不 见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歌扇(gē shàn)的意思:指歌舞表演中女演员手中所持的扇子,比喻虚华、虚浮的事物。
红铅(hóng qiān)的意思:红铅指的是朱砂,也可以引申为指责、批评。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禁曲(jìn qǔ)的意思:指被禁止演唱的曲目。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香雾(xiāng wù)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犹如雾气一般。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云津(yún jīn)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学问高深,如大海般深奥广博。
- 翻译
- 夜晚演奏着新的禁曲,东西方的箫鼓声连绵不断。
舞者的衣衫还未换下,上面还留有红色铅粉的痕迹,歌扇刚动,她眉头微蹙。
彩色栏杆下的烛火明亮如日,画屏上香气缭绕,温暖如春天。
西楼的月光照亮了沉醉的襄王,但十二座山峰高耸,看不清人影。
- 注释
- 夜:夜晚。
按:演奏。
双娃:特定的曲目。
禁曲:被禁止的音乐。
新:新的。
东西:东西方向。
箫鼓:箫和鼓。
接云津:声音连绵不断。
舞衫:跳舞时穿的衣服。
红铅:红色的化妆品。
湿:湿润。
歌扇:唱歌时使用的扇子。
翠黛颦:青黛色的眉毛皱起。
彩槛:彩色栏杆。
烛烟:烛火的烟雾。
光吐日:光芒如同白天。
香雾:香气形成的雾气。
暖如春:温暖如春天。
西楼:西边的楼台。
襄王:古代楚国的君主,这里可能象征醉酒者。
醉:醉酒。
十二山:泛指远处的山峰。
高不见人:因山高而看不见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夜晚举行的宴会,气氛豪华而热烈。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双娃禁曲新”、“舞衫未换红铅湿”等,展现了当时歌舞升平、乐队齐奏的情景。同时,“彩槛烛烟光吐日”和“画屏香雾暖如春”则传达出宴会上的奢华与温馨。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如“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表明诗人在这种豪华的背景下,仍能保持一份超然和清醒。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映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造诣,是一篇集豪放与淡远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秀容菊
黄菊已槁馀微馥,白菊初开叠罗縠。
秀容丰淡却嫣然,故伴幽人慰愁独。
吾闻此种南阳多,千花万蕊争骈罗。
郁葱佳气久萧瑟,怅望菊潭今若何。
余久不饮酒雨过晚凉悠然独酌戏成此篇
崎嵚历落真可笑,飘泊流离初不羞。
苍髯华发老张镐,火色鸢肩穷马周。
身长九尺安所用,命酒一斗聊销忧。
醉中起舞颇自得,慷慨不知风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