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非得计,世乱且求安。
月从愁里没,雪向望中寒。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得计(dé jì)的意思:指通过计谋或策略得到所需的结果。
非得(fēi děi)的意思:非得表示坚决、必须,表示某种情况或条件下不可避免或不可缺少。
急难(2jí nàn)的意思:形容情况紧急困难,需要迅速解决。
救急(jiù jí)的意思:及时帮助或解决紧急情况下的困难。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向望(xiàng wàng)的意思:向着某个目标或期望前进。
乡书(xiāng shū)的意思:指乡间的书籍,比喻知识浅薄或学问有限。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中寒(zhōng hán)的意思:中寒指寒冷的温度进入体内,使人感到寒冷。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良在动荡时代中对家庭与安全的忧虑,以及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首句“携家非得计,世乱且求安”表达了在乱世中,带着家人寻求安定并非易事,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现实的妥协。接着,“有季俱行役,谁人救急难”则进一步点明了兄弟们各自奔波劳碌,面对困境时无人能伸出援手的孤独感。
“月从愁里没,雪向望中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氛围,月亮在愁绪中隐没,雪花在期盼中显得寒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昨夜乡书到,知君不忍看”揭示了诗人收到家乡来信的情景,虽然信中可能包含了家人或兄弟的消息,但想到其中可能包含的悲伤或困难,他却难以启齿,不愿阅读,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人们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对亲情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庭树一何茂,风霜忽来兹。
万物有盛衰,人生贵知时。
我欲登太山,临流玩清淄。
彼中多名士,欲往还复疑。
相逢不易合,路遥非所辞。
念此兴叹息,悠悠劳我思。
君子贵一诚,终身行不欺。
前修有正路,千载同所之。
筌蹄亦何为,得意已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