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币三时少,风泉四月寒。
《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栋宇(dòng yǔ)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具有雄伟的气势。
解官(jiě guān)的意思:解除官职,指被免去官职。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修葺(xiū qì)的意思:修补、整修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重修(chóng xiū)的意思:指修复或恢复已经破裂或破损的关系,使其回到原来的良好状态。
- 翻译
- 哪一年修建的庙宇,如今已经破败不堪。
祭祀的供品时常短缺,即使四月春风吹过,泉水也带着寒意。
野外的僧人以稻谷和小米为食,古老的树木中有杉树和栾树。
我本想尽力修复它,但岁月匆匆,我又卸任了官职。
- 注释
- 何年:哪一年。
修庙貌:修建庙宇。
栋宇:建筑物。
摧残:破败。
牲币:祭祀的供品。
三时:时常。
风泉:春风和泉水。
四月寒:带着寒意。
野僧:野外的僧人。
稌穥:稻谷和小米。
杉栾:杉树和栾树。
深欲:很想。
重修葺:大力修复。
蹉跎:岁月匆匆。
解官:卸任官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三井山庙宇的感慨和愿望。首句“何年修庙貌”询问庙宇的修建年代,暗示其历史悠久;“栋宇已摧残”描绘了眼前的衰败景象,透露出岁月侵蚀的痕迹。
接下来,“牲币三时少”写出了香火不旺,祭祀供品稀疏,反映出庙宇的冷清;“风泉四月寒”则通过环境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庙宇的荒凉气氛。诗人接着描述了周围的自然景象,“野僧多稌穥”,说明附近有僧人以农耕为生,生活简朴;“古木有杉栾”则点出山林的古老与静谧。
最后两句“深欲重修葺,蹉跎又解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想要修复庙宇的愿望,但由于个人境遇的变迁(“解官”),未能立即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历史遗迹的惋惜和对信仰文化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