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未安晁氏危,智囊此日愚谁似。
父得絮提缘主存,子终欧血因梁委。
安刘(ān liú)的意思:安全度过危险的时刻,平安无事。
本谋(běn móu)的意思:指最初的计划或打算。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侧心(cè xīn)的意思:侧心指的是对别人的隐秘心思或意图有所察觉,洞察力敏锐。
赐几(cì jǐ)的意思:指授予一些财物或权力,使对方感到满足和满意。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反侧(fǎn c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与原来的状态截然相反。
非功(fēi gōng)的意思:非功指的是不是功劳,表示某人的所作所为与实际功劳不相符。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还相(hái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样子或状态,恢复正常。
家令(jiā lìng)的意思:指家庭中的规矩和纪律。
坚壁(jiān bì)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防御工事,也比喻坚强的防御态势或坚守不退的决心。
刻深(kè shē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深厚,造诣极高。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逆萌(nì méng)的意思:指与一般人的认知相反,给人以不同寻常的感觉。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欧血(ōu xuè)的意思:指血流不止,形容大量流血或伤口严重。
峭直(qiào zhí)的意思:形容山势陡峭,直立挺拔。
轻骑(qīng qí)的意思:指骑兵行进时不带重装,速度快,机动灵活。
深机(shēn jī)的意思:指深奥的机巧、巧妙的计策。
殊勋(shū xūn)的意思:特殊的功绩或荣誉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文绪(wén xù)的意思:文绪指的是文章的开头或者开篇的部分。
吴楚(wú chǔ)的意思:指吴国和楚国,泛指两个相距较远的地方。
系累(xì léi)的意思:指家族中的血亲关系,也泛指亲戚关系。
相訾(xiāng zī)的意思:指相互指责、互相攻击,争吵不休。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嚣烦(xiāo fán)的意思:形容非常吵闹和烦躁。
幸承(xìng chéng)的意思:幸运地承担某项任务或责任。
鞅鞅(yāng yāng)的意思:形容马跑得快、有力。
羊孙(yáng sūn)的意思:指祖父和孙子两代人,也泛指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智囊(zhì náng)的意思:智囊指的是智慧和才智出众的人,他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周氏(zhōu shì)的意思:指某个家族或团体的人,具有共同的特点或行为习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景帝》。诗中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忠诚、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的开篇“君如汉景真残矣”,以汉景帝为喻,暗示其在位期间面对的严峻挑战与艰难抉择。接着,“幸承文绪资前美”表达了对汉文帝时期奠定的良好基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预示着汉景帝在继承和发展中面临的压力。
“吴楚深机谁故挑,晁周为国同诛死”两句,通过吴楚七国之乱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内部纷争对国家稳定的影响,以及忠臣为国捐躯的壮烈精神。接下来,“赐几初销反侧心,争博翻教逆萌始”则反映了君主赏罚不公可能导致的反叛情绪,以及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家令峭直而刻深,以刻逢君应自抵”这一句,通过描述家令(可能指大臣)的刚正不阿与君主的苛刻,展现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随后,“刘氏未安晁氏危,智囊此日愚谁似”通过对比刘氏与晁氏的命运,探讨了智谋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当年事急倚何人,坚壁轻骑夷叛垒”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寻求依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军事策略平定叛乱的决心。“漫持侯约阻非功,岂知鞅鞅还相訾”则批判了某些盟友的背叛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内讧。
最后,“可怜父子并殊勋,同相同侯同系累”表达了对父子两代为国效力却最终遭受不幸命运的同情。“安刘惟勃将惟夫,刘氏既安周氏毁”通过对比刘氏与周氏的命运,进一步阐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性。“父得絮提缘主存,子终欧血因梁委”则具体描绘了父子两代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牺牲。
“君不见传弟从容繇易言,疏婴刺盎几嚣烦”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平稳过渡与避免内斗的重要性。“本谋何必尽羊孙,田叔烧辞乃坐飧”则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应避免极端手段,追求和谐稳定的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探讨了权力、忠诚、命运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国家治理中如何实现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