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函(bǎo hán)的意思:宝贵的信函或书信
吹葭(chuī jiā)的意思:形容人言辞虚浮,夸大其词。
呼嵩(hū sōng)的意思:指呼唤尊崇的人或物。
就日(jiù rì)的意思:就是指当天、当日。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阆风(láng fēng)的意思:指喧嚣、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内殿(nèi dià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内宫室。
南至(nán zhì)的意思:指南方;表示方位,表示某事物在南方。
阙下(què xià)的意思:指位于高处或重要位置的人物或事物。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外台(wài tái)的意思:外台是一个古代的称谓,指的是在朝廷之外的地方担任官职的人。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献寿(xiàn shòu)的意思:献上长寿的祝福
玉帛(yù bó)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也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陟明(zhì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紫宫(zǐ gōng)的意思:指皇宫、宫殿。也用来形容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或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罗洪先对侄子泉口果斋在冬至时作为郡守向京城进献表章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宫廷礼仪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官场的庄重与仪式感。
首句“缇管吹葭动紫宫”,以“缇管”(古代宫廷中用于吹奏的乐器)和“葭”(芦苇,此处象征着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冬至时节宫廷内外的氛围,暗示了季节更替与皇家庆典的开始。“九重献寿万方同”,则直接点明了此次进献的盛大与普遍性,不仅限于宫廷内部,而是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盛事。
接下来,“宝函捧自滇南至,玉帛徐从阙下通”两句,通过“宝函”、“玉帛”等珍贵物品的运输,展示了贡品的尊贵与路程的遥远,从南方的滇南到京城,体现了地方对中央的忠诚与敬意。
“暂代外台遥就日,亲瞻内殿共呼嵩”描述了侄子作为代理官员,在远方接受日光的照耀,同时亲自前往皇宫内殿,与皇帝一同进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与臣民的虔诚。
最后,“陟明况值三书考,应宠天书御阆风”两句,以“陟明”(早晨)和“三书考”(古代官员考核制度)为背景,预示着侄子在新的一年里将得到皇帝的恩宠与赏识,如同天书般的重要与荣耀,最终在“御阆风”(御风而行,比喻皇帝的行动)中获得更高的地位与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等级森严、礼仪繁复以及对皇权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侄子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马子山节推见寄
曾陪参画从櫜鞬,文雅当时最盛传。
玉挂好风横饮簟,翠漪明月漾吟船。
石渠金马余何者,绿水红莲子尚然。
好养江边鸿渐翼,诏书非久下菑川。
赠溧水杨老
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
吴升姚恺已难得,陆震杨鼎肩相摩。
我游金渊饭不足,破砚生苔尘满目。
毛锥自笑不中书,白发纷纷老而秃。
中山博士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
里儒大半习刀笔,耳闻竽瑟谁知音。
善刀而藏归勿出,博士校书行有日。
定当致汝数百枚,东坡有云北方无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