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狂走(kuáng zǒu)的意思:形容行走时非常迅速、猛烈。
迷头(mí tóu)的意思:迷惑不解的心思或困惑的头脑。
上贤(shàng xián)的意思:指尊敬、推崇有才德的人。
无先(wú xiān)的意思:没有先后次序,没有先后之分。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行止(xíng zh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举动。
照镜(zhào jìng)的意思:照镜意味着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三)》,由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这两句诗以“行止”与“面口”相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在世间的行动与表现,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或本质。这里的“面口”可能象征着外在的表现或面具,而“行止”则代表了行动与实践。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提醒读者关注内在的真实自我,而非仅仅关注外在的表象。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推崇的贤者,并非因为他们的地位或时间上的先后,而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品质和智慧。这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重要性,超越了世俗的权力和时间的限制。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最后两句以“照镜人”为喻,讽刺那些盲目追求外在形象和虚荣的人,他们如同在镜子前狂奔,却迷失了自我,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追求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价值行为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关于内在价值与外在追求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智慧与品德,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耀与成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
咸淳七年正二月,天灾人异何稠叠。
细推厥咎端有繇,孤臣未言先泣血。
日当丙子月当寅,湖州毗山有妖孽。
曹家产子威杀人,二首一身连骨节。
左首似爹右似娘,浑舍惊走趾欲折。
里胥不敢上其事,一州喧喧腾颊舌。
从来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说。
我闻唐家仪凤年,的證端为今日设。
泾州之民有生儿,异干同躯不容裂。
是时武氏乘其夫,唐祚中微殆将灭。
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
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
人妖示变未三旬,二月天灾来不辍。
粤从己亥至壬寅,据历雷声未当发。
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
上天威怒端有意,要使吾君用刚决。
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
只凭霹雳一声雷,扫去有同汤沃雪。
后来高庙遵故典,汤相罢归同一诀。
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
二首之儿四日雷,占虽不同应无别。
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黥刖。
《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宋·高斯得】咸淳七年正二月,天灾人异何稠叠。细推厥咎端有繇,孤臣未言先泣血。日当丙子月当寅,湖州毗山有妖孽。曹家产子威杀人,二首一身连骨节。左首似爹右似娘,浑舍惊走趾欲折。里胥不敢上其事,一州喧喧腾颊舌。从来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说。我闻唐家仪凤年,的證端为今日设。泾州之民有生儿,异干同躯不容裂。是时武氏乘其夫,唐祚中微殆将灭。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人妖示变未三旬,二月天灾来不辍。粤从己亥至壬寅,据历雷声未当发。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上天威怒端有意,要使吾君用刚决。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只凭霹雳一声雷,扫去有同汤沃雪。后来高庙遵故典,汤相罢归同一诀。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二首之儿四日雷,占虽不同应无别。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黥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967c68b02c0f8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