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
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
剪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这首诗名为《通判桃花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描述了在西庭种植的桃树,诗人有意邀请春风来助其生长,春风果然带来雨水,使得桃花盛开,呈现出一片红色。诗人还细致描绘了花下的小鸟——桃虫,暗示着桃花与女性的关联,小鸟似乎在讲述关于桃树和女工的故事。
接下来,诗人想象女子用罗纱裁制舞衣,以此来取悦主人,表达出对欢乐无尽的追求。最后,诗人以“举杯无愧者”自比,表示自己如同避世的武陵翁,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坦然,享受着桃花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桃花、春风、小鸟和舞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
元明以降篆者少,五百年间谁压倒。
国朝惟有濠叟公,邓公完白称二老。
公书通神天下知,子孙安敢赞一辞。
岂无馀子称笔力,汗流籍湜神已疲。
此书当日寄我祖,我父受之赐我守。
煌煌真气扑眉宇,何况手泽为人后。
忆公作书必先酒,光绪之初我尚幼。
松醪满盎墨满斗,大笔如林插左右。
须眉如雪飞巨肘,一见惊喜不敢走。
三十年来云烟过,兼金一帧家家摩。
大江南北争搜罗,安得真迹如许多。
今对此书更悲泣,王祖装池王考笔。
王祖王考非人间,空窗开卷墨光湿,嗟嗟人兮人兮不如物。
前朝万历之八载,茂之林叟生闽海。
三十名高走京洛,六十国亡遭冻馁。
钟山踯躅几春秋,那有酒钱悬杖头。
屈指今年八十五,春风重醉扬州醑。
读我诗篇忽失声,老泪纵横不成雨。
为言昔曾买藜藿,手持一钱人错愕。
方嗟旧物不逢时,又遇孙儿索买梨。
市上孩童都不顾,老夫心苦傍人嗤。
一片青铜何地置,廿载殷勤系左臂。
陆离仿佛五铢光,笔划分明万历字。
座客传看尽黯然,还将一缕为君穿。
且共开颜倾浊酿,不须滴泪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