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袭 美 题 支 山 南 峰 僧 次 韵 唐 /陆 龟 蒙 眉 毫 霜 细 欲 垂 肩 ,自 说 初 栖 海 岳 年 。万 壑 烟 霞 秋 后 到 ,一 林 风 雨 夜 深 禅 。时 翻 贝 叶 添 新 藏 ,闲 插 松 枝 护 小 泉 。好 是 清 冬 无 外 事 ,匡 林 斋 罢 向 阳 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海岳(hǎi yuè)的意思:形容山势高大、雄伟壮丽。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眉毫(méi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弱。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向阳(xiàng yáng)的意思:指向着阳光的一面,比喻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状态。
小泉(xiǎo quán)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始阶段或初级阶段。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 注释
- 眉毫:形容眉毛上的白发。
霜细:形容白发如霜般细密。
初栖海岳:指早年在海边山岳生活。
贝叶:古代用来写经书的贝壳或树叶。
新藏:新近添加的佛经书籍。
松枝:象征着禅意与自然。
匡林:指修行者的居所。
斋罢:结束斋戒。
向阳眠:在阳光下安睡。
- 翻译
- 眉毛上的白发如霜,几乎垂到肩膀,他自己述说着早年在海边山岳的生活。
秋天过后,万山谷间的云雾和霞光才慢慢显现,夜晚深入禅林,风雨交加。
时常翻开佛经增加新的藏书,偶尔插入松枝保护着山中小溪。
最妙的是寒冷的冬天没有外事打扰,结束斋戒后,我便在阳光下安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在深秋时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头两句"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写出了僧人的容颜因岁月而显得有些苍老,同时表明他已经在山中隐居多年。接下来的"万壑烟霞秋后到,一林风雨夜深禅"则展示了僧人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内心世界,万壑烟霞是山谷间弥漫的云雾,秋天来临时分外鲜明;一林风雨则是在雨中独自修行,夜深人静时进行深禅。
"时翻贝叶添新藏,间插松枝护小泉"两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会在适当的时候翻阅经典(贝叶),同时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用松枝来保护那清澈的小泉。最后两句"好是清冬无外事,匡林斋罢向阳眠"表达了僧人对清净冬日没有杂念的享受,以及工作结束后面向阳光而睡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一
忆客三河县,今宵忽五年。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
花发沁园春
无意催诗,有尘清路,昏鸦何处投林。
南山殷雷,北谷漏天,十里一色浓阴。
猿饥鹤怨,正撩乱、负米归心。暝色合、加紧催人。
出云残袅钟音。
若问吾庐何在,指前路莫辨,雾岫烟岑。
痴云壅径,怒溪没石,人疑妆点山深。
侵肌袖湿,似客途、老泪沾襟。
叹好景、有限斜阳,尚悭别我西沈。
贺新郎.惠侨自萝村寄示王玉章先生和题双树居之作,叠韵酬之
海角寒江钓。计有时、打包行脚,杖藜轻矫。
坐破青毡金梁梦,犹是雕虫技小。
近另惹、壑嘲陇笑。
买得沃洲充小隐,枕蛮云、忘唱江南好。
劳远客,门题鸟。尘中自是知音少。
更难逢、周郎一顾,许赓同调。
婚宦从来都是误,又被云山误了。
愿开径、落花春扫。
丁嘱鸟猿迎门者,候碧鸡、祠使轩车到。
毋任我,烟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