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银烛:形容蜡烛颜色为银白,可能指代宫廷中的华贵装饰。
金炉:金色的香炉,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禁漏移:夜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流逝。
月轮:月亮,这里指夜晚的月亮。
万年枝:千年古树,寓意悠久的历史和长寿。
造舟:比喻创建或筹备大事,这里可能指国家的建立或重大决策。
文王事:周文王的事迹,通常用来象征贤明君主的开创之功。
卜世:占卜国运,预测国家的兴衰延续。
八百期:八百年,极言时间长久,象征国家的稳固和持久。
- 翻译
- 银色蜡烛在金色香炉旁燃烧,夜漏的滴答声渐渐消逝。
明亮的月亮刚刚照亮千年古树枝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纳后夕侍宴又三绝(其二)》。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
"银烛金炉禁漏移" 这一句,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氛。银烛指的是精致的蜡烛,金炉则是用于熏香或祭祀的器具,而“禁漏”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被禁止,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仪式或重要时刻的到来。"月轮初照万年枝" 则描绘了一幅月亮刚好升起,洒在古老树木上的景象。这里的“万年枝”指的是岁月悠久、历经沧桑的枝头。
"造舟已似文王事" 这句中,“造舟”可能是比喻着某种伟大的构想或计划,而“文王事”则是指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姬昌(即后来的文王),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向往。
"卜世应同八百期" 这句中的“卜世”可能意味着占卜或预测未来,而“应同八百期”则表达了一种长久和永恒的愿望,"八百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极其漫长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香气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和永恒价值的追求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
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
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
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
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
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
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
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
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
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
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
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
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
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
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
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宋·郑刚中】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94a196bb8879.html
登岳麓法华台岳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
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读柳子厚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望乡之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
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
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