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其二》
《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乡校六龙渡,宗盟桂枝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登日(dē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时候。也用来形容人的名声或成就的高峰。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惠连(huì lián)的意思:相互连结、互相关联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麟笔(lín bǐ)的意思:指非常杰出的文才或书法水平。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乡校(xiāng xiào)的意思:指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

宗盟(zōng méng)的意思:宗族间的联盟或盟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方去言府判挽诗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与朋友共同攀登山崖,共赏秋景的情形。"壬戌"指特定的一个日子,这里用来表达与朋友共同的记忆。而"秋崖尚见之"则是说即便时光流逝,那个秋天的山崖还历历在目。

"王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这两句提及了两个人的名字和字,他们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文学偶像,或是朋友间相互赠送诗篇以表达情谊。

"乡校六龙渡,宗盟七桂枝。"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温馨的乡村风光图景,其中"六龙渡"和"七桂枝"都象征着吉祥与繁盛,但在诗人的笔下,这些美好的事物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流逝时光和个人生命无常的感慨。"残碑"指的是古老而残破的石碑,而"麟笔绝"则是说那些能书写出美妙文字的人才已经不再。在这里,诗人以一种哀婉的情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个人生命消逝的叹息。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宿资福院

月明写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头。

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

山星几点躔官舍,僧院百年过客舟。

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

(0)

早次楠木塘

月隐前峰雾不开,杉林十里路萦回。

多情楠木塘边水,相送行人出岭来。

(0)

四十卖妇谣

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

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

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

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

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

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

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0)

玉京秋.自题“种瓜小影”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

画中瘦影,羞人难闪。

新病三分未醒,淡胭脂、空费轻染。

凉生夜,月华如洗,素娥无玷。翠袖啼痕堪验。

海棠边、曾沾万点。怪近来,寻常梳裹,酸咸都厌。

粉汗凝香,蘸碧水、罗帕时揩冰簟。有谁念。

原是花神暂贬。

(0)

满庭芳.中秋对月

千古清辉,一年佳节,匆匆又到中秋。

桂丛香逼,绝胜广寒游。

难得姮娥此夜,放银蟾、万里光流。

徘徊久,闲阶露冷,独自豁吟眸。

年年当此夜,天涯寄迹,无计消愁。

且莫思、天上玉宇琼楼。

憔悴而今意绪,不堪闻、玉管清讴。

宵深也,风疏气爽,更莫下帘钩。

(0)

柴季娴索诗赋答

春风吹暖杏花香,试拂鸾笺写断肠。

每见远山思黛色,时从落月想容光。

别来几度梅如雪,愁绪萦怀鬓欲霜。

为报故人休索句,砚田惭我已全荒。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