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或恣所食,热或解我裳。
保疾如保婴,肯使邪沴戕。
嗟予昧所守,从欲不知防。
百病(bǎi bìng)的意思:指各种疾病、病痛。
从欲(cóng yù)的意思:摆脱欲望和贪婪的束缚,追求清心寡欲的境界。
嗒然(tà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或忽然的样子,表示事物发生的瞬间。
动息(dòng xī)的意思:停止活动或行动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岂顾(qǐ gù)的意思:不顾,不考虑后果,不顾一切
身自(shēn zì)的意思:自身;本人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邪沴(xié lì)的意思:形容邪恶之气沉积在心中,意指心地邪恶、奸诈狡猾。
须发(xū fà)的意思:须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头发或胡须。它表示人的头发或胡须因惊吓、恐惧或愤怒而竖立起来。
淹淹(yān yā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泛指水淹。也可形容事情繁忙、困扰多。
药石(yào shí)的意思:指珍贵的药物和宝贵的石头,比喻宝贵的东西。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绅在病中所作,题为《病中述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与反思,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首句“抱疢颓檐下,嗒然徒自伤”,描绘了诗人病卧檐下,心神恍惚,独自哀伤的情景。接着,“饥或恣所食,热或解我裳”两句,描述了病中的饮食与穿着随性,以求暂时的舒适。然而,诗人意识到这种行为虽能带来一时的快感,却忽视了长远的后果,“但适一时快,岂顾今日殃”。
接下来,“至人谨天和,动息皆有常”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如同高人般,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身体的和谐与平衡。“保疾如保婴,肯使邪沴戕”强调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如同保护婴儿一样,不给疾病留下可乘之机。
然而,诗人自省道:“嗟予昧所守,从欲不知防。”感叹自己未能坚守健康的生活方式,任由欲望左右,没有防范疾病的意识。随后,“淹淹百病侵,坐使须发苍”描述了因长期忽视健康而导致的疾病缠身,使得容颜老去。
最后,“一身自弗理,欲恃药石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的无奈与焦虑,意识到单靠药物治疗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调整生活方式。“苟居庙堂上,曷致斯民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大众健康的关注,认为只有每个人都重视健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健康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诗人表达了对自我反省与社会健康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