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生与客上庐山之作》
《和李生与客上庐山之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叠泉门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

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

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

楼窗面面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大月(dà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圆满。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楼窗(lóu chuāng)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窗户。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彭蠡(péng lǐ)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无度的样子。

泉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高山深处的泉水,比喻人才出自普通家庭。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松黄(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松树的叶子变黄,表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五作(wǔ zuò)的意思:指人的五种表现或行为。

小成(xiǎo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初步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水平,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或完美的阶段。

玉川(yù chuān)的意思:指美丽的河流或水域,也指美好的乡村风景。

竹笋(zhú sǔn)的意思:比喻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

醉石(zuì shí)的意思:形容酒醉后眩晕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三叠泉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联“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以三叠泉作为起始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如仙境般的山水世界,月光洒在翠绿的山峦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通过“老人”与“居士”的形象,赋予山峰与石头以生命,展现出庐山的雄伟与幽静,仿佛是大自然中的智者与隐士,各自在自己的天地中安详地生活。

颈联“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细节之美,松树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竹笋从青苔中探出头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尾联“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庐山的楼阁窗户仿佛能包容整个彭蠡湖的美景,而天风的啸声则在万壑之间回荡,象征着自然界的宏大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杨太后陵

三年浮黑洋,万里辞黄屋。

辛勤何所为,赵氏一块肉。

一朝赴沧溟,埋玉厓山麓。

风涛夜半声,宛若佳人哭。

(0)

松风阁次韵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0)

出城至大别寺题壁

汉阳山上閒峦少,汉阳城中人又老。

娟眉雪齿竞浮荣,几人头上无青草。

荒坟如粟秋山下,嗷嗷鬼母诉长夜。

山中老矣头佗行,白骨堆中起精舍。

汉阳城,如掌大,壮士激矢穿城过。

试登高阁数行人,阔帽青衫凡几个。

(0)

枯木石竹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0)

续白燕·其一

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巳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0)

题圆泽三生公案

川上清风非有著,松间明月本无尘。

不知二子缘何事,苦恋前身与后身?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