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继祖蟠室三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云雾缭绕的炉山长久未变,功名利禄我不遗憾等待了十年。
夕阳斜照稀疏的竹林映入窗棂,正是隐士刚刚睡醒的时候。
- 注释
- 云起:形容云雾缭绕。
炉山:可能指代某座有炉火的山,象征隐居之处。
功名:指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十年迟:表达对追求功名时间长的无怨言。
日斜:傍晚或太阳西下。
疏竹:稀疏的竹子,常用于描绘清幽环境。
窗影:透过窗户的光影。
幽人:指隐居的人,有高雅、超脱之意。
睡足时:指隐士休息够了,可能暗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首句"云起炉山久未移",通过描绘炉山云雾缭绕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居所的偏远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流转缓慢。"功名不恨十年迟"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淡泊态度,他并不因十年光阴流逝而感到遗憾,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日斜疏竹可窗影",进一步刻画出环境的清幽,日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洒在窗户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最后的"正是幽人睡足时",点明了此时正是隐者午睡醒来,身心舒畅的时刻,体现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陈与义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也不例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钱清江即事
夜行钱清江,月光明如昼。
顾望钱清堰,一钱谁消受!
廉吏说刘公,汉时贤太守。
一江留清名,遂觉钱塘陋。
我携杖头钱,清风亦两袖。
兼有月当头,不用一钱酎。
较公为不廉,千山万壑收。
中原山遍看,更愿浙东觏。
泛舟向会稽,江山若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