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阙左候朝》
《阙左候朝》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清光玉旒曙色瀛洲

鹏海蒸霞出,龙池入月游。

南熏荣绿树,北斗丹楼

顾忝金门籍,朝朝此薄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丹楼(dān lóu)的意思:指美丽的楼阁或建筑物。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龙池(lóng chí)的意思:指非常深的池塘或湖泊,也比喻深奥的学问或博大精深的事物。

门籍(mén jí)的意思:指人的家庭背景和门第。

南熏(nán xūn)的意思:指南方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声誉或佳话。

鹏海(péng hǎi)的意思:形容某人的才能、胆量或抱负非常宏大,如同鹏鸟展翅飞翔于大海。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入月(rù yuè)的意思:指月亮升起或出现在地平线上。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玉旒(yù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高贵、尊贵的地位。

月游(yuè yóu)的意思:指一年四季中的每个月都有适合游玩的景点或活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阙左候朝》描绘了一幅清晨朝见的宫廷景象。"清光想玉旒",以清冷的光辉比喻皇帝的威严,暗示了对圣洁君王的敬仰;"曙色望瀛洲",通过朝露的曙光,象征着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也寓含着对国家疆域的想象。

"鹏海蒸霞出,龙池入月游",运用神话意象,描绘了宏大壮丽的场景,如大鹏展翅翱翔于云霞之间,龙池月色下宫殿显得神秘而宁静。"南熏荣绿树,北斗挂丹楼",进一步渲染了皇家气象,南风轻拂,绿树生机盎然,北斗七星映照在朱红色的楼阁上,展现出皇家园林的华美与和谐。

最后两句"顾忝金门籍,朝朝此薄留",表达了诗人身为朝廷官员的荣幸和谦逊,虽然每日朝见时间短暂,但仍深感责任重大,流露出对朝廷事务的忠诚和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宫廷的庄重与神圣,又寓含了诗人对职责的敬畏和对国家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贵阳与徐用先道长押韵联句别后作此寄意

南州声望故依然,几处还逢下榻眠。

秋晚为期春始到,客中相忆梦常牵。

诗人自昔多忧事,才子论功重策边。

不独好辞惊绝艺,试从万选看青钱。

(0)

次韵答庄贰教志明

喜君儒雅可吾师,燕集山堂几订期。

盛际云龙非偶事,閒情花鸟是深知。

才华自愧山公启,静镇犹怀谢傅棋。

淮海十年多旧侣,蒹葭秋水正兴思。

(0)

兰陵王.武冈春晴

晴光好。正映李花秾缟。

连朝怪,山雨林风,适与东皇助工巧。

染垂杨野草,布满青青行道。

升平世,遍五岭三湘,处处韶华动欢笑。

谁家儿女闹。竞院落秋千,彩绳飞袅。

江南此景知多少。

轻风南陌上,宝马穿花,金龟换酒恣颠倒。

祗愁城闭早。烦恼。想当日,拉酒伴诗朋,着意寻讨。

青鞋踏遍閒亭沼。自背却乡井,一齐都扫。

商量出处谁胜,休只恋旌纛。

(0)

秋过内弟漫赋二首·其一

赫赫乘龙地,萧萧罗雀门。

桑麻犹世业,书史但儿孙。

数过看颜帖,今来为菊樽。

显亲君太晚,愿化北溟鲲。

(0)

飞星篇

十月廿七昏尚坐,一星出垣斗如大。

碎光万点长烛天,轩牖尽明向西堕。

俗子蒙头不读书,鲁人钟鼓拜爰居。

天道悠悠谁复知,世间鱼目为明珠。

(0)

青陵台

两山当中开,露出青陵台。

北山虽张罗,南山鸟不来。

我在南山自有匹,马牛之风岂相及,吾颈可断志不易。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