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散塾归,隔篱驱群羊。
舂负藉邻力,佽馈无乖伤。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朴陋(pǔ lòu)的意思:简朴而粗糙,没有修饰和装饰。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日气(rì qì)的意思:指人情冷淡、气氛冷漠,没有热情和活力。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庭芜(tíng wú)的意思:指庭院中杂草丛生,形容庭院荒芜、凋敝的景象。也用来比喻家道败落、家境贫困。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无乖(wú guāi)的意思:指人品行端正,没有任何过错或错误。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雨草(yǔ cǎo)的意思:指雨后的草地,比喻经过磨难后,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畅、愉快。
朱陈(zhū chén)的意思:朱:红色;陈:陈旧。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而变得陈旧。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日气动雨草,野风汎有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阳光透过雨后的草地,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微风吹过田野,带来阵阵花香。接着,“童子散塾归,隔篱驱群羊”描绘了一幅儿童放学后放牧的画面,充满了童趣和生活气息。诗人通过“门庭芜未治,朴陋安亦常”表达了对乡村朴素生活的认同与欣赏,即使环境简陋,也能在平凡中找到满足与安宁。最后,“舂负藉邻力,佽馈无乖伤”描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与温情,人们共同劳作,相互扶持,没有利益冲突,只有和谐共处。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墨池黑蛟死,退冢苔铭斑。
何来一拳绿,削出三峨山。
两峰落几案,如雾横髻鬟。
欲雨肤寸润,云骨生潺湲。
大阮所见遗,赠此黛弯环。
文梨以为床,山根紫斑斓。
我携管城子,终老岩石间。
廿年□幽讨,毛生常不閒。
小山对坐起,避地同商颜。
谁携米袖去,不复秦城还。
叹息弄柔翰,玄扉昼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