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节(àn jié)的意思: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依次进行。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怖沮(bù jǔ)的意思:形容因害怕或受到惊吓而畏缩不前、丧失勇气。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叠迹(dié jì)的意思:叠加、重复
缓声(huǎn shēng)的意思:减轻声音、放慢说话速度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鸾箫(luán xiāo)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者诏书。
灭没(miè mò)的意思:指彻底消失或毁灭。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七槃(qī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四座(sì zuò)的意思:指四座山或四座楼,形容高大壮丽的景象或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天星(tiān xī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比喻杰出的人物或者出类拔萃的事物。
跳丸(tiào wán)的意思:
(1).古代百戏之一。表演者两手快速地连续抛接若干圆球。《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曹植 ﹞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説数千言讫。”《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辅国 以功迁兵部尚书。南省视事,使武士戎装夹道,陈跳丸舞剑,百骑前驱。”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小儿致语》:“击石摐金,奏钧天之广乐;跳丸舞索,戏平乐之都场。”
(2).比喻日月运行。谓时间过得很快。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日月跳丸,黄花绽了,几番重九,英雄袖手。” 张昭汉 《甲寅春西湖小麦岭》诗:“萍絮幻沧桑,日月惊跳丸。”鼍鼓(tuó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洪亮。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弦管(xián guǎn)的意思:指琴弦和管乐器,比喻音乐演奏中的技巧或技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 鉴赏
这首《杯槃舞歌》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杯盘舞表演。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舞者技艺的高超与表演的精彩。
首先,诗中以“吹鸾箫,考鼍鼓”开篇,渲染了表演开始前的热烈气氛。鸾箫与鼍鼓是古代乐器,其声音悠扬而有力,为舞者的出场营造了庄重而又充满活力的背景。接着,“四座停酌看槃舞”,描述了观众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欣赏舞者表演的情景。
接下来的“七槃宛转一匕举,左翻右覆势如取”,是对舞者技巧的直接描绘。舞者手持七盘,动作流畅而连贯,如同在空中捕捉,展示了高超的平衡感和灵活性。紧接着,“九日落天星作雨,晦明灭没不可睹”,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舞者动作之快,仿佛星辰坠落,难以捕捉其轨迹,进一步突出了表演的难度和精彩程度。
“观者叠迹色怖沮,跳丸弄剑安足数”,则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表现了他们对舞者技艺的震惊与敬畏。将舞者手中的盘比作跳跃的丸子和玩弄的剑,强调了表演的惊险与技艺的精湛。
最后,“夜长酒多弦管清,收槃按节作缓声。月高露下天宇平,向来巧拙虚无形。”总结了整个表演过程,夜晚的长时表演伴随着清雅的音乐,舞者在结束时缓缓放下盘子,整个场景宁静而和谐。月光洒落,露珠滴落,天空显得格外平静,此时观众对舞者技艺的评价已不再重要,因为表演本身已经超越了技巧,成为了一种艺术的极致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杯盘舞表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舞者的高超技艺,也传达了作者对于艺术之美深刻的理解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卢郎中感交
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
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
燕赵昔名疆,贤哲竟驰逐。
亭幛绝烽烟,雁门居李牧。
秦人屡西却,良将称马服。
边鄙多侠气,慷慨遗芳躅。
天步属艰难,邦家遂倾覆。
浮云蔽旧京,中原力谁戮。
羁旅及幽并,滥竽縻薄禄。
朽株岂栋梁,弱萝依灌木。
宽租愧汉倪,鸣弦思鲁虙。
惓惓怀良俦,何以托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