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方 文 甫 判 官 宋 /刘 克 庄 檄 笔 骚 情 俱 妙 绝 ,它 人 才 少 子 才 多 。分 桐 江 派 从 初 祖 ,在 孔 门 中 占 二 科 。此 去 潘 舆 添 燕 喜 ,向 来 韩 木 尚 婆 娑 。传 闻 仲 举 高 悬 榻 ,应 待 元 寮 入 礼 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祖(chū zǔ)的意思:指某一种事物的最初祖先或创始人。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从初(cóng chū)的意思:从一开始,从最初阶段
高悬(gāo xuán)的意思:悬挂在高处。
举高(jǔ gāo)的意思:举起高高的,比喻表扬或赞美。
孔门(kǒng mén)的意思:指古代儒家学派的门徒或学生。
礼罗(lǐ luó)的意思:礼貌谦和的样子或态度。
门中(mén zh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行业中,处于中间地位或中心位置。
妙绝(miào jué)的意思:非常出色和独特
潘舆(pān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过人,见识广博。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骚情(sāo qíng)的意思:形容某人心思浮动,情感不稳定。
少子(shǎo zǐ)的意思:指儿女少,子孙繁衍不足。
它人(tā rén)的意思:指他人、别人。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人。
桐江(tóng jiā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众多才能和智慧。
檄笔(xí bǐ)的意思:檄笔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用来传达紧急军令的笔。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写作迅速、有力的笔法。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悬榻(xuán tà)的意思:指人生命垂危,临近死亡的状态。
燕喜(yàn xǐ)的意思:形容人们欢喜雀跃、笑容满面。
应待(yìng dài)的意思:应该等待或者应该等候
元寮(yuán li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状态。
- 注释
- 檄笔:指写檄文的笔,代指诗文才华。
骚情:指诗人的才情或情感。
它人:指其他人。
子才:此处指诗人的才华。
桐江派:古代诗歌流派,以浙江桐江地区为中心。
初祖:开创者。
孔门:儒家学派,孔子门下。
占二科:在孔门中占据两个重要的位置。
潘舆:比喻增加光彩,潘岳曾因才貌出众而被称为‘潘安’。
燕喜:增添喜悦之意。
韩木:可能指韩愈,以其坚韧形象象征。
婆娑:形容树木姿态优美。
仲举:指东汉名士陈蕃,有‘仲举高悬榻’的典故,表示期待贤者来访。
元寮:原指朝廷官员,此处指有才华的人。
入礼罗:进入礼遇之列。
- 翻译
- 檄文和诗才都无比出色,他人少有而你才华横溢。
你追随桐江诗派的开创者,孔门中独占鳌头。
这次出行如同潘岳般增色,以往的韩木依然挺立。
听说仲举之榻空置已久,正期待着你的到来以礼相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方文甫判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檄笔骚情俱妙绝,它人才少子才多。” 这两句点出了被赠行者方文甫的文学才华非凡,他的书信文章都写得非常好,且他的人品也很出众,这在当时的人中是比较稀缺的。
“分桐江派从初祖,在孔门中占二科。” 这两句提到了诗人与方文甫可能有共同的师承或者学术背景,他们或许都来自某一学派,且都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上取得了双份的成就。
“此去潘舆添燕喜,向来韩木尚婆娑。”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和氛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愉悦而又依依不舍的情感。
“传闻仲举高悬榻,应待元寮入礼罗。” 最后两句则是对方文甫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能够获得更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并在仕途上取得更多成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