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中方寺三首·其三》
《宿中方寺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避嚣野寺,学静惯参禅

般若台风静,多罗树雨连。

老龙寒剑影,孤鹤避茶烟。

玄到无言处,推窗一枕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避嚣(bì xiāo)的意思:避开喧嚣、嘈杂的环境,远离纷扰。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多罗(duō luó)的意思:多罗指的是形容人多、事物繁杂、杂乱无章的情况。

孤鹤(gū hè)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或孤立无援的状态。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台风(tái fēng)的意思:指强烈的风暴,也可比喻某种强烈的力量或影响。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求宁静之人远离尘嚣,遁入深山古寺,通过参禅修行以求内心平和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般若台风静”、“多罗树雨连”、“老龙寒剑影”、“孤鹤避茶烟”,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隐喻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般若台风静”一句,以“般若”这一佛教术语,象征智慧与真理,与“台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在智慧的引领下,即使外界环境动荡不安,内心也能保持宁静。接着,“多罗树雨连”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氛围,仿佛连绵不断的雨水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老龙寒剑影”和“孤鹤避茶烟”两联,分别以古老的龙与孤独的鹤作为形象,它们或隐于寒剑之影,或避开茶烟,都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状态。这两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含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时的孤独与坚定。

最后,“玄到无言处,推窗一枕眠”两句,将整个意境推向高潮。在经历了深思冥想之后,修行者达到了一种无需言语表达的至高境界,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无声中交流。最终,他推窗而眠,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