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
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
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画卷。首联“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淀心亭周围的自然环境,小亭依水而建,石径蜿蜒,回廊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颔联“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谧与清幽,鹤影掠过溪桥,增添了几分灵动,而空门旁的荷花香气则在空气中弥漫,给这静寂的画面添上了几分生机与芬芳。
颈联“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凉。钟声悠扬,能洗涤心灵的尘埃,让思绪变得清晰;而远处的草色,又带来了一丝微凉,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尾联“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则是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寄情于山水之间,希望能够逐渐忘却世间纷扰,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淀心亭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隐逸情怀与哲学思考。
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
劳师击新火,劝我雨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