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辩士(b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辩论、辩解的人,也指善于争辩的人。
不彻(bù chè)的意思:不完全,不彻底
车裂(chē liè)的意思:比喻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彼此相反,无法调和。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噤默(jìn mò)的意思: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或言论。
漏泄(lòu xiè)的意思:泄露秘密或消息不慎,暴露出来。
鸟言(niǎo yán)的意思:指言辞浅陋、空洞无物,不值得重视或听从。
升高(shēng gāo)的意思: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或状态。
腾说(téng shuō)的意思:指言辞犀利,措辞精当,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震动。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文(wú wén)的意思:没有文字或没有文化修养。
- 翻译
- 整个冬天常常保持沉默,春天来临为何又话多如舌。
身上没有华丽的羽毛,尖嘴却总在不停地诉说。
清晨飞上高高的树木,各种鸟儿的言语开始泄露。
虽然未曾学会凤凰般的鸣叫,但模仿也未能彻底掌握。
可悲啊,古代的能言善辩者,常常因此遭受车裂之祸。
- 注释
- 一冬:整个冬天。
常:常常。
噤默:保持沉默。
乘:当。
何:为何。
苍毛:身上没有华丽的羽毛。
文章:这里指羽毛的花纹。
尖啄:尖嘴。
苦:不断地。
腾说:诉说。
晓:清晨。
升高高树:飞上高高的树木。
言:言语。
漏泄:泄露。
学:模仿。
凤皇:凤凰。
彻:彻底。
伤哉:可悲啊。
古辩士:古代的能言善辩者。
往往:常常。
遭:遭受。
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撕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百舌》,以百舌鸟为题材,通过其鸣叫的特点,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首句“一冬常噤默”描绘了百舌在冬季的沉默,而春天来临后变得“何多舌”,即鸣叫频繁。接下来的“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形象地写出百舌羽毛朴素,但叫声却充满表达力。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描述了百舌清晨在高树上鸣叫,仿佛泄露了其他鸟类的秘密。诗人借此暗示百舌虽然善于言辞,但并未达到凤凰般的高贵和深沉。“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进一步强调了百舌模仿凤凰却未能完全领悟其精髓,暗示了模仿者往往难以达到原作的境界。
最后两句“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以古辩士的遭遇比喻,感叹那些像百舌一样只会空谈的人,常常因为言辞不当而招致灾祸,表达了对空洞言论者的批评。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石为杨阁老赋
左掖连蓬岛,南山直上林。
具瞻隆一代,寿域启来今。
参井垂光厚,岷峨结秀深。
精英应霄汉,呼吸有晴阴。
紫阁淩遥跂,丹梯极峻临。
为云霈膏润,作柱定崎嵚。
夕雾濡文豹,朝阳集瑞禽。
芝兰春掩映,松柏晚萧森。
入昼星分彩,登歌玉振音。
朋来崧华并,礼绝省台钦。
不转惟恒性,长存是古心。
永宜邦国殿,未受雪霜侵。
功业岐阳鼓,文章泗水金。
终期荐韶轸,一奏午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