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从绳则正,薪受斧乃析。
浣布须赖灰,攻玉必资石。
被水(bèi shuǐ)的意思:被水意味着被水淹没或被水覆盖。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水淹没、被水冲走或被水覆盖。
长短(cháng duǎ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短、大小、长时间和短时间的区别。
从绳(cóng shéng)的意思:指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训练,品行好,有德行。
凡物(fán wù)的意思:所有的事物,一切物品。
方圆(fāng yuán)的意思:指范围、界限之内。
攻玉(gōng yù)的意思:攻击玉石,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毁坏或破坏。
规矩(guī ju)的意思:指行为准则、规则,也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金就(jīn jiù)的意思:指金子就是金子,指的是物质的本质不会因外在的变化而改变。
轻重(qīng zhòng)的意思:轻视和重视。形容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程度不同。
曲直(qū zhí)的意思:表示对人的品行、行为是否正直、诚实进行评判。
绳墨(shéng mò)的意思:比喻规矩、法度、纪律等。
相制(xiāng zhì)的意思:相互制约、相互限制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类比,阐述了“物有所制,用在人识”的哲理。诗人列举了木材需遵循绳墨才能成正直,薪柴需经斧头切割,布料需用灰水清洗,玉石需借助硬物雕琢,金属需磨砺方显锋利,火焰需水来熄灭等一系列事物的加工过程,强调了规则、工具和方法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诗人指出,所有这些外在条件都需由人来认知和运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