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师(bān shī)的意思:指指挥官在战争中胜利后,率领部队返回原地。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扶义(fú yì)的意思:支持正义,帮助正义的事业。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纪事(jì shì)的意思:记录历史事件或事实
金牌(jīn pái)的意思:指最高级别的奖牌,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地位。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匡扶(kuāng fú)的意思:指扶正、扶助,纠正错误,使社会得到正常发展。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泰阶(tài jiē)的意思: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或事物。
同泽(tóng zé)的意思:同泽指的是志同道合、共同追求同一目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小戎(xiǎo r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戎,也泛指年轻的战士或年轻人。
招摇(zhāo yáo)的意思:指故意炫耀、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等,以求吸引他人的注意和赞赏。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莫指》,作者是明朝的民族英雄张煌言。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壮志。首句“莫指招摇望泰阶”暗示了不要轻易期望朝廷能洞察危局,暗指朝廷昏庸。接着,“小戎同泽已难谐”表达了与朝廷合作的困难,暗示了抗清斗争的艰难。
“三山波浪卢敖迹,半壁烽烟祖逖怀”借典故寄托情感,卢敖泛指隐逸之士,祖逖则以北伐决心象征,诗人寓言自己如卢敖般避世,但心中仍怀有恢复河山的壮志,如同祖逖那样忧国忧民。
“纪事可能无铁匣?班师岂复有金牌!”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记录和功勋表彰的质疑,暗示了抗清事业的艰辛和不被重视。
最后两句“皇天倘识匡扶义,万古臣靡独我侪”直抒胸臆,即使上天能理解匡扶正义的艰难,但拯救国家的大任并非只有他一人承担,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民的忧国之情和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太学元长以新刻过访卒业赋赠余与元长大父司空尊人廷尉通家再世觌其韶令喜溢于辞·其二
彩笔翩翩骤过从,居然文藻挹芙蓉。
门留廷尉甘罗雀,剑授司空欲化龙。
谒帝明光春浩渺,论交平乐暮从容。
当年国士双垂眄,握别衔知思万重。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