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大帅(dà shuài)的意思:指非常厉害、非常出色的人或事物。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毛颖(máo yǐ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者鸟类的羽毛茂盛、美丽。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鉴赏
此诗《端居述怀六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传达了对人才价值与选择的深刻思考。
“千古登坛大帅,一时出塞诸侯。” 开篇即以“千古”与“一时”对比,凸显出历史人物的不同时空背景,却同样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登坛大帅”指的是在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出塞诸侯”则指远征边疆、维护国家安定的诸侯王。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英雄们在各自时代中的辉煌事迹,强调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贡献。
“试较两家得失,莫将毛颖轻投。” 后两句则转向对人才价值的探讨。这里“两家”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选择或路径,而“毛颖”则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常用来比喻文才或才华。诗人在此提出,面对不同的选择时,不应轻易地忽视或轻视任何一种才能,而是要全面考量其优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建议,也暗含着对社会用人之道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评价人才时应保持公正和全面。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人才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胡应麟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性的洞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鼓励自我发展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