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会鸣治宅大雪得催字》
《元宵会鸣治宅大雪得催字》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玉堂风雪坐崔嵬款段冲寒入夜回。

鲸海有尘飞弱絮鳌峰地着疏梅。

云深不碍烧灯去,春早何烦击鼓催。

却笑儒官贫到骨,也来相对衔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鳌峰(áo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比喻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冲寒(chōng hán)的意思:指为了抵御严寒而努力奋斗。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地着(dì zhe)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极为严重或无法挽回的地步。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鲸海(jīng hǎi)的意思:指非常广阔的海洋,也用来比喻广阔的天地。

款段(kuǎn duà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内容、章节或段落的划分。

儒官(rú guān)的意思:指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官员或学者。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弱絮(ruò xù)的意思:指言辞软弱无力,没有说服力。

烧灯(shāo dēng)的意思: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在大雪覆盖的环境中举行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雅士的风趣。首联“玉堂风雪坐崔嵬,款段冲寒入夜回”以“玉堂”象征高雅的聚会场所,而“风雪”则渲染出节日特有的气氛,通过“坐崔嵬”和“冲寒入夜回”的细节,展现了宾客们不畏严寒,兴致勃勃地参与聚会的状态。

颔联“鲸海有尘飞弱絮,鳌峰无地着疏梅”运用比喻手法,将纷飞的大雪比作“弱絮”,将稀疏的梅花比作“疏梅”,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聚会中高洁、清雅的氛围。颈联“云深不碍烧灯去,春早何烦击鼓催”则表达了对聚会自由与轻松的赞美,即使是在大雪弥漫的夜晚,也能享受烧灯的乐趣,不必担心时间的紧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尾联“却笑儒官贫到骨,也来相对一衔杯”以幽默的口吻,讽刺了那些因贫穷而无法享受节日乐趣的儒官,他们也来到聚会中,与大家一同举杯欢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人性的关怀。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大雪中的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送休文弟之任吉水

东风吹水柳青青,送尔遥从吉水行。

薄禄驱驰南北道,老年离别弟兄情。

归鸿已逐春先去,驽马犹馀枥下鸣。

别后相思何处是,五云应接凤凰城。

(0)

道中望上宫

策蹇行行路转深,上宫台殿郁森森。

朱幡缥缈云中影,玉磬玲珑雨外音。

丹灶有时窥白鹤,砂床何日试黄金。

我来欲访茆君迹,古洞云封不可寻。

(0)

中秋怀丁戊伯兄

闭门坐月月未平,露下高歌银汉横。

衣上桂花时自落,池边秋草梦还生。

即看仙犬苍云幻,远度宾鸿紫塞轻。

闻说海边招士榻,尚贤今喜得吾兄。

(0)

高房山小画

春山溟濛气欲滴,古绢元代标房山。

空亭尽与恶木离,恍有仙客游其间。

吾乡漫士早学此,笔意迥入房山里。

晴天简点更摩娑,满堂烟雾来无何。

(0)

汤君子叙致安吉学政归家喜赠

春风解组发苕溪,吴越山川望不迷。

六载旧毡空苜蓿,五湖归棹动凫鹥。

寻盟桑梓花迎笑,得主园林鸟换啼。

过眼荣枯成底事,红尘休问路东西。

(0)

牧龙亭杂诗·其一

白沙一路接长坡,处处蚕桑处处禾。

过午野田啼鸟歇,楝花风送踏车歌。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