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寒不出寺,剑净求离潭。
幽步萝随径,高禅雪闭庵。
这首诗名为《吴王墓》,是宋代诗人梅询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出吴王墓地的变迁与静谧。首句“昔见虎眈眈”暗示了昔日墓地的威严与野性,而“今为佛子岩”则揭示了历史流转,此处已成为佛教修行之地。接下来的“云寒不出寺,剑净求离潭”描绘了寺庙的清幽和僧人修行的宁静,以及潭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幽步萝随径,高禅雪闭庵”进一步刻画了山中的寂静和僧人的隐居生活,行走在藤萝小径上,禅房被积雪封闭,显得更加深沉与神秘。最后两句“吴都十万户,烟瓦亘东南”以宏大之景收尾,将眼前的小寺与曾经繁华的吴都(即苏州)相映衬,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王墓地从过往的军事气息到如今的宗教静谧,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
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
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
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
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
披襟歌《鲁颂》,物色固依然。
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
嘉彼德音昭,因之遗泽传。
咄哉灵光殿,漠漠生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