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其四》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其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此翁见事常迟,八秩尚移荔枝

何曾无戴白老会须有擘红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秩(bā zhì)的意思:指八十岁的高龄。

白老(bái lǎo)的意思:指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用来形容人年纪大、年迈。

戴白(dài bái)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故意做出表面上与实际相反的举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会须(huì xū)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技巧娴熟。

见事(j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和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注释
此翁:这位老人。
见事常迟:看事情总是较晚。
八秩:八十岁。
尚:还。
移荔枝:移植荔枝。
何曾:哪里曾经。
无戴白老:没有头发花白的老者。
会须:将来必定。
擘红时:分享红色果实的时候。
翻译
这位老人看事情总是较晚,即使年已八十还在移植荔枝。
哪里没有头发花白的老者,将来必定会有他分享红色果实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溪庵种蓼六言八首(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命过程的深刻体会。

“此翁见事常迟”,这里的“此翁”指的是诗中的隐者,即诗人自己。“迟”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不急于求成之态度,显示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心境。诗人在山中修筑溪庵,以此自娱,这种生活状态让他对世事看得更为透彻。

“八秩尚移荔枝”,“八秩”指的是八十岁的高龄,“移荔枝”则是指将荔枝树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栽培。这两句表明诗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里的“荔枝”也象征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延续。

接下来的“何曾无戴白老,会须有擘红时”,“戴白老”指的是头发变白的老人,而“擘红”则是指果实成熟后的红色。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生命如同果实,需要时间去成长和成熟。即便是在老年,也有其美好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感悟,展现出诗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0)

挽林天和·其二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

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

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

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0)

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所和梦锡赠行佳句辄次严韵少叙别怀

淮海元龙公辈流,何劳老手镇方州。

雍容行色自登览,邂逅故人仍倡酬。

眼界早惊云子熟,官期能为荔枝留。

临分莫话中原事,想见家山只梦游。

(0)

希道使君入山再有佳句见及复次元韵因简老禅

古涧寒泉可枕流,从渠庚伏在炎州。

杖藜端欲事幽讨,杯酒未容相劝酬。

坐上纵无居士客,山间聊为老禅留。

临沧亭外忘归路,他日逢君望旧游。

(0)

和白君

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雠。

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

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

空馀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0)

庭下草

秋风吹碧草,久客情如何。

乡关断过雁,青山高嵯峨。

然而梦寐间,往往长经过。

梦觉亦我耳,所得初无多。

天地存胸中,要当常拂摩。

肯为外物流,为赋白雪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