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常侍(cháng shì)的意思:指常常侍奉在皇帝或高官身旁的人。
得天(dé tiān)的意思:得到上天的赐予或恩惠
公方(gōng fāng)的意思:公正的态度或方针
官方(guān fāng)的意思:指政府、机关或组织的权威和正式性。
横被(héng bèi)的意思:指被人无端地冤枉或损害。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 注释
- 黄门常侍:宫廷中侍奉皇帝的宦官。
明堂:古代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
窦武:东汉时期的大臣,因反对宦官而被杀。
陈蕃:东汉名臣,也因反对宦官而遭牵连。
横被殃:意外遭受灾祸,无妄之灾。
料得:料想,推测。
天公:古人对上天的称呼。
睡着:比喻不在意或疏忽。
受嘱:接受命令或指示。
变官方:改变国家政务的方向或决策。
- 翻译
- 黄门常侍在明堂祈祷,
窦武和陈蕃却遭受了不幸。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读史(其三)》。诗中通过描绘黄门常侍在明堂祈祷,暗指窦武和陈蕃两位东汉官员因权势斗争而遭受不幸的事件。诗人以“料得天公方睡着,不应受嘱变官方”这两句,暗示天意似乎并未干预人间事务,即使权臣试图借助神灵的力量改变官场格局,也未能如愿。这表达了对历史命运无常和权谋之徒最终失败的讽刺,同时也寓含了对公正和天道的期待。诗的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