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共昨夕,接座联灯烛。
勉哉持寸公,庶以竭庸碌。
本甲(běn jiǎ)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力等优于他人。
边幅(biān fú)的意思:指衣裳的边缘。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仓粟(cāng sù)的意思:指粮食储备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齿录(chǐ lù)的意思:齿:牙齿;录:刻写。形容言辞尖锐,刻薄辱骂。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怠遑(dài huáng)的意思:怠慢、轻视、不重视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甲科(jiǎ kē)的意思:指第一名、第一等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或成就非常突出。
缣练(jiān liàn)的意思:形容衣物华丽而精细。
精金(jīng jīn)的意思:指制作精良的金属制品
科目(kē mù)的意思:指学科或课程,特指学校教学中划分的各门学科。
美玉(měi y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珍贵的玉石,也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或事物。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明盛(míng shè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兴盛昌盛。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轻素(qīng sù)的意思:指言辞轻佻,不严肃庄重。形容言语行为轻浮不庄重。
求贤(qiú xián)的意思:寻找有才能、有智慧的人。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胜如(shèng rú)的意思:比...更胜一筹,比...更好
淘沙(táo shā)的意思:淘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通过筛选或过滤来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或人。
同事(tóng shì)的意思:指在同一工作单位或同一事业团体中一起工作的人。
徒食(tú shí)的意思:指没有实际收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贤才(xián cái)的意思:贤才指的是有才德的人,既有智慧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
校读(xiào dú)的意思:仔细审查、校勘校订
心思(xīn s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意图、心思。也可指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幸蒙(xìng méng)的意思:幸运地得到某种恩惠或荣誉。
雅歌(yǎ gē)的意思:指美好的歌曲,也指美好的诗文。
耀兵(yào bīng)的意思:指炫耀自己的武力,以示威风。
庸碌(yōng lù)的意思:庸碌指一个人行动迟缓,举止懒散,缺乏精力和活力。
有幸(yǒu xìng)的意思:表示幸运或荣幸。
藻鉴(zǎo jiàn)的意思:指以某事物为镜鉴,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正鹄(zhèng hú)的意思:指正直、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范。
重复(chóng fù)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的重复出现。
字数(zì shù)的意思:指文章或作品的篇幅或字数。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充满了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与追求。诗中描述了国家构建明堂,象征着对教育与文化的重视,同时强调了选拔人才时对科目的重视。南宫聚集众多士子,通过文字的考核来挑选贤才,体现了对学术与道德的双重考量。
诗中提到的“淘沙拣精金,剖石搜美玉”,形象地比喻了在众多考生中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如同在沙中寻找金子,在石头中寻找美玉一样艰难而重要。这种严谨的选拔过程,展现了对人才选拔的高标准与高要求。
接着,诗中描述了考场内的紧张氛围,考生们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全神贯注地进行考试,如同在战场上奋力拼搏,又如在雕刻玉石时一丝不苟。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考生们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与决心。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为科举考试中的一员,以及有幸与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僚共事的感慨。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不负期望,传承古代的优良传统,同时也鼓励他人保持谦逊与勤奋,共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也体现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