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六》
《诗偈·其六》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佳]韵

无求胜礼佛知足持斋

本自薪火何劳更拾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持斋(chí zhāi)的意思:指持守戒律,守斋节食。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礼佛(lǐ fó)的意思:指对佛教像或佛的形象表示尊敬或敬仰。

薪火(xīn huǒ)的意思:薪火指的是引火点燃柴薪,比喻传承和发展某种事物。也可以表示后辈继承前人的事业,使其得以发展。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注释
无求:不追求。
胜:超过。
礼佛:超越佛的修行。
知足:感到满足。
持斋:严格的斋戒。
本自:本来就是。
薪火:燃烧的火源。
何劳:何必。
更:再。
拾柴:捡拾柴火。
翻译
不追求超越佛的修行,知足就胜过严格的斋戒。
本来就没有燃烧的火源,又何必辛苦去捡拾柴火。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禅宗对于内心清净与自我满足的追求。开篇“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通过对比礼佛与知足、持斋与心灵的满足,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这里的“礼佛”和“持斋”原本是佛教修行中重要的部分,但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解脱在于对自己心性的认识与满足。

第二句“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薪火象征着生活中的欲望和烦恼,而“本自无薪火”意味着内心原本清净,无需外在的东西来刺激或满足自己。“何劳更拾柴”强调了不必再去追求那些会带来额外麻烦和牵绊的事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偈倡导的是一种简约生活、内心自足的哲学,鼓励人们摒弃外在的欲望与束缚,回归到一个更为纯粹、宁静的心灵状态。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杂诗·其二

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农。

病菜和根煮,新粳带湿舂。

拥沙埋废井,堕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昼,白云藏数峰。

(0)

齐天乐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

(0)

杂兴·其八

昨宵狂风起,折我桑树枝。

徘徊履桑园,贱妾当何依。

岂无薜萝生,亦有柔苧肥。

素情在君子,绮帛良重斯。

无桑蚕安食,无蚕我安衣。

长叹反初路,渺渺天四垂。

(0)

寒山

空翠纷纷冷不流,风云常是护灵湫。

山神鞭起龙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

(0)

题韩仲止壁二首·其一

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荄。

苍头前致词,问我何因来。

士节久凋丧,人情易嫌猜。

本无性命忧,不去安待哉。

(0)

浣溪沙·其一寄刘总管

细柳连营绿荫重。暖风旗影扬蛇龙。

昼闲吟思入千峰。

紫绶金牌人绿发,绣鞯丝辔马青骢。

会将三箭取侯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