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树楠》
《挽王树楠》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对联

烽火辽东,叹皂帽相从,举酒祇谈风月好;

山河宗国,感蒲轮无恙,序诗许我性情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蒲轮(pú lú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或黄金年华。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谈风(tá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谈论风气、风尚。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皂帽(zào mào)的意思:指以各种方式诬陷他人,使其蒙受冤屈和损害。

宗国(zō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根基。也可指家族的根本、根基。

谈风月(tán fēng yuè)的意思:指男女间谈论情爱、婚姻、风流韵事的言谈。也可指男女间亲密交谈、私下谈话。

鉴赏

此诗《挽王树楠》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烽火忆辽东”与“山河恸宗国”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首句“烽火忆辽东”,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辽东则暗指东北地区,此处表达了对过去战乱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东北这一重要战略区域的怀念。接下来“叹皂帽相从,举酒祇谈风月好”,描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但“祇谈风月好”中“祇”字的使用,暗示了在欢聚背后可能隐藏着对时局的无奈与感慨。

后两句“山河恸宗国,感蒲轮无恙”,转而表达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山河恸宗国”直接抒发了对国家的深沉情感,面对国家的现状,诗人内心充满了痛楚与忧虑。“感蒲轮无恙”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身安的欣慰,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国家稳定与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意识。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襄阳舟夜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0)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

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

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

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0)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今年到时夏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

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0)

白发

白发知时节,闇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裹,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沈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0)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千里归程三伏天,官新身健马翩翩。

行冲赤日加餐饭,上到青云稳著鞭。

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

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0)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问何如,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著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