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进途中所遇到的一段阴雨迷蒙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天阴村径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暗淡的光线使得乡村小径变得一片漆黑,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之中。这种描述不仅勾勒出了环境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接着,“浑迷旧时路”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失感。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熟悉的道路都变得难以辨认,诗人似乎失去了方向,迷失在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这种迷失不仅仅是对物理路径的迷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探寻与挣扎。
然而,就在诗人几乎要彻底陷入黑暗之时,“忽逢岸上灯,照见桥边树”。这句转折带来了希望的光芒。远处的灯光如同指引,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让诗人看到了希望与出路。同时,灯光也映照出了桥边的树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暖,仿佛在告诉诗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光明与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互作用,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与希望的主题。通过对比与转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生活与未来的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维阳许待制
当时永叔在扬州,中秋待月后池头。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张利矛。
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作诗誇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更后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
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
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
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
寄声千里能信不。